“小官鉅貪!”

………………

隨著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國營作坊腐敗案被揭露,整個朝野一片譁然。

“作坊年年虧損,小小的九品官竟然貪腐數千貫錢!更是牽扯出十多名官員的窩案!”

“一個優良的礦場,偏偏上報朝廷已經礦產已經匱乏,轉手賣給親屬,造成上萬貫的損失。”

更有官商分利,官督商辦,更是讓商人賺的盆滿缽溢,而國營作坊卻過的苦哈哈。

隨著一個個驚天大案暴露,至此,國營作坊這個毒瘤徹底的暴露在世人面前。

“簡直是喪心病狂!”

垂拱殿內,趙煦看著範純禮遞上來的案例,頓時大怒。

如今朝廷赤字危機驚人,可以說急需錢財,而那些蛀蟲偏偏拿著朝廷的資產中飽私囊,大肆貪汙。

更有小官暗自得意,別看他官員小,就是拿一個縣令給他換,他也不換,畢竟官越大越被他人盯著,哪有他在暗中逍遙快活。

“國營作坊尸位素餐,朝廷對其寄予厚望,然而如今的國營作坊根本無法為朝廷提供諸多錢財,反而成為朝廷的累贅,微臣懇請變法國營作坊。”範純禮鄭重道。

章惇卻搖了搖頭道:“範太人不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國營作坊雖然有個別蛀蟲,然而其還承擔穩定大宋國計民生的重任,又豈能以盈利為目的。”章惇卻出乎意料的幫著國營作坊說話。

在當初的王安石變法中,其中理財手段大多都是國家干預,很多國營作坊都是新黨人員擔任,範純禮大舉變法國營作坊,自然讓新黨頗有微詞。

範純禮堅決道:“國營作坊掌控著大宋最好的資源,更有權力相助,卻對朝廷賦稅的貢獻不足一成,可見國營作坊的方法有很大的弊端,若不變革,根本無力改變朝中赤字。”

百官微微點頭,如果是平時國營作坊的問題,他們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如今朝中赤字驚人,被覬覦厚望的國營作坊卻屢屢曝出貪腐,官商勾結,人浮於事的弊端,根本無法為朝廷提供太大的助力,甚至有些必要的作坊每年還需要朝廷撥付大量的錢財來維持,這樣算下來,朝廷根本沒有在國營作坊上獲利多少。

“那以範愛卿的意思是?”趙煦詢問道。

範純禮深吸一口氣道:“朝廷的職責乃是管理天下萬民,而不是主動官營作坊與民爭,微臣的建議是既然朝廷經商不行,那就保留鹽鐵等關乎國計民生的作坊之外,全部賣給商賈,如此一來,朝廷可以順勢回收一大筆錢財,減少朝廷赤字,同時還能每年穩定徵收大筆商稅。”

“賣掉國營作坊?”百官一片譁然。

誰也沒有想到範純禮的做法竟然如此決絕,想要賣掉國營作坊來解決朝廷的赤字危機。

“此法倒也不失解決之道!”楊畏等一眾舊黨紛紛支援道。

對於舊黨來說,他們奉行君子之道,自然對朝廷經商極為看不慣,更別說如今國營作坊曝出如此大案。

“臣等反對!國營作坊已經在大宋執行百年,其中大量的百姓在國營作坊討生計,更對大宋做出了偌大的貢獻,如果將其全盤否定,賣給商賈,定然會引起朝野震盪!”蔡京立即反駁道。

楊畏當下舉例反對道:“啟稟官家,當初朝廷計劃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對此也有過爭議,是官府出面同他國經商,還是讓民間自行經商,而範太丞主動提議,讓民間自行經商,商家承擔風險,朝廷只需收取賦稅即可,穩賺不賠!此例何不運用在國營作坊之上。”

楊畏此言一出,立即引來了不少官員的贊同,畢竟有海上絲綢之路成功的經驗,範純禮的政策很有市場,就連趙煦也怦然心動。

“臣反對!”

忽然一個聲音傳遍了整個垂拱殿。

眾人一愣,頓時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人出列,赫然正是範正。

“邪醫範正竟然反對其父親的變法政策!”

一時之間,整個朝堂頓時有些玩味的看著這對父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