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百官的反對,範正面不改色道:“大宋雖然有人工授精讓馬匹大規模的繁衍,然而卻依舊缺少優良的養馬地,所以青塘對大宋乃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而和青塘同源的吐蕃卻不停地騷擾青塘,曾經的三萬廂兵到現在為止足足增加了十萬之多,才堪堪穩定青塘局面。”

曾布微微點頭,小小的青塘已經佔據了十萬廂兵,雖然就地開墾不用負擔大量的糧草,但是也表明了青塘的重要性和所面對的壓力,吐蕃居高臨下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從青塘向南方迂迴,滅掉了吐蕃,既可以消除青塘的威脅,又讓西夏失去了重要的盟友進一步削弱西夏。”範正鄭重道。

趙煦微微點頭,青塘的確是大宋唯一的養馬地,對於提高大宋的實力實在是太重要了,的確是不容有失。

“範太丞未免太過於好戰,且不說吐蕃,大理國素來對我大宋畢恭畢敬,又豈能無故攻打。”這一次,就連老好人蔡卞也看不下去,在他看來範正此舉簡直是太過於瘋狂。

範正搖頭道:“範正和大宋的確交好,然而大理卻是大宋的藩屬國,其國內段氏皇族被權臣逼得出家為僧,這才免於一死,此事我大宋作為宗主國,又豈能坐視不理。”

“大理段氏!”

朝堂百家不由一楞,他們自然清楚大理國內的亂象,然而之前大宋一直自顧不暇,自然無法顧忌大理內亂。

如今大宋已經國力強大,開始彰顯自己的影響力,在大宋的干預下,高麗小皇帝已經站穩了腳跟,穩定了皇權傳承,而大理的內亂,大宋的確有插一手的理由。

“範太丞該不會真的想幫段氏出頭吧!”章惇冷笑道。

當初高麗小皇帝為了坐穩皇位,可沒少購買大宋的盔甲武器,兩年下來幾乎掏空了高麗的國庫,他可不相信範正會無緣無故的幫助大理段氏奪回王位。

範正淡淡的說道:“大理之地在漢唐之時皆歸屬於華夏統治,自古以來都是華夏的領土,自然歸於大宋統治。”

章惇不由一震,他沒有想到範正竟然不再圖錢,而是圖整個大理國。

“我大宋乃是禮儀之邦,又豈能動輒滅國之狂妄之舉!”章惇皺眉道。

範正冷笑一聲道:“太祖曾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誰能保證大理不是下一個西夏,而且南上大迂迴戰略,無論是吐蕃還是大理,都是一些小國,如果大宋連這兩個國度都打不下來,就莫要再提北上滅西夏,擊敗遼國了。”

範正並非是戰爭狂人,而是官家在新黨的攢動下,竟然想要提前發動大迂迴戰略。

範正順勢將大迂迴戰略拐了一個彎,南下大迂迴滅掉吐蕃和大理,既增加大宋的實力,又為大宋鍛鍊兵力,當成大迂迴戰略的一個演練。

舊黨心中一動,如果大宋連吐蕃和大理都無法滅掉,自然無法滅掉西夏和遼國,可以順勢和遼夏保持現狀。畢竟相比於徹底交惡遼夏,吐蕃和大理這兩個小國,大宋還是得罪的起的。

當然如果大宋很順利的擊敗吐蕃和大理,那就是證明大迂迴戰略可行,屆時大宋國力增強,並無外患,再和遼夏一戰也未嘗不可。

“啟稟官家,臣贊同範太丞之策!”呂大防當下贊同道。

對於舊黨不願開戰,自然不願意招惹遼夏,而南下大迂迴戰略,可以鞏固青塘這個養馬地,又對大理師出有名,當然更重要的是吐蕃和大理關係也不好,吐蕃經常仗著高原氣疫,有恃無恐,劫掠大理,恐怕攻打吐蕃,大理將會按兵不動,可以完美的實現大迂迴戰略。

新黨上下沉思片刻道:“臣認為此策或許可行!”

相對於遼夏,吐蕃大理的確是兩個軟柿子,而且還可以驗證大迂迴戰略的成功與否。

“準!”

看到朝中上下皆達成一致,也明白自己有些操之過急,當下點頭道:“準!”

“官家英明!”

百官紛紛拱手道。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