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為了宰相之位,在關鍵時刻支援了官家,然而他卻明白,隨著高太后去世,官家將再無制肘。

“高太后去世了!”新黨官員心中一嘆。

高太后執政期間,對新黨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幾乎所有新黨人士皆被排擠出朝堂之外,如今高太后去世,這場恩怨終於了結了。

當然對於醫黨來說,更多的是遺憾,曾經他們打著為高太后研究病情的旗號,利用朝廷的資金研究了不少病症,如今高太后去世,恐怕日後研究老年基礎病的經費就沒有那麼充足了。

不過好在,醫家已經壯大,天下所有的城池皆有醫院存在,足以承擔後續的資金。

開封城內,滿城縞素。

高太后執政期間,雖然並無出彩之處,但是政治也算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大宋百姓多有歌功頌德。

與此同時,大宋分別向遼國和西夏派出使者,讓其通知高太后病逝的之事,讓其兩國派遣使者前來弔唁。

遼夏宋三國雖然經常戰爭敵對,然而對於君主來說,該有的禮儀應有盡有,高太后畢竟是執政八年之久,實際上已經是君王的待遇,通知遼夏兩國前來弔唁乃是理所應當。

“高太后去世了!”

遼國上京,

耶律洪基得到大宋的訊息,不由喟然一嘆。

高太后執政期間,耶律洪基對其也是頗為佩服,認為其乃是女中堯舜。

“沒有想到高太后已經去世,想來朕已經不遠了!”耶律洪基感嘆道。

二人年齡相仿,甚至高太后比他的年齡還小,高太后已經去世,而年齡更大的他恐怕也時日無多了。

耶律延禧在一旁恭維道:“皇祖父定然能夠長命百歲,孫兒這就派人再送來一些千年人參,以供皇祖父保養身體。”

耶律洪基搖頭道:“大宋難道沒有千年人參麼?高太后還不是依舊迴天乏力,大宋醫家明言人參只能吊命,不能起死回生,而且祖父的身體自己清楚,恐怕要不了多久了,只是朕恐怕無顏面對你的祖母和父親。”

耶律洪基不由閃過一絲愧疚,當年他誤信奸相耶律乙辛的讒言,認為皇后蕭觀音不忠直接處死,後來又害死了唯一的兒子太子耶律浚。

幸好他有所警覺,將皇孫放在身邊親自撫養,才讓耶律延禧逃過一劫。

耶律延禧複雜的看著耶律洪基,這既是他的仇人又是他的親人,連他都不知如何勸慰耶律洪基。

良久之後,耶律洪基從追憶中驚醒。

“來人,派遣兩隊使者,一隊前往宋國弔唁高太后。一隊前往夏國弔唁小梁太后。”耶律洪基下令道。

耶律延禧不由一愣,立即提醒道:“皇祖父莫非記錯了,西夏死的是國相梁乙逋,並非是小梁太后。”

耶律洪基搖頭道:“祖父並沒有記錯,如今大宋勢大,大宋官家趙煦已經有一代雄主之風,而西夏小梁太后卻屢屢誤事,讓西夏國力一降再降,再這樣下去,恐怕西夏再難對大宋造成羈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在小梁太后身上。”

相比於剛剛過世的高太后,同樣執政西夏的小梁太后和其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再加上小梁太后屢戰屢敗,又對遼國出言不遜,耶律洪基對其極為不喜。

“皇祖父的意思是除掉小梁太后。”耶律延禧震驚道。

要知道遼國對西夏可是盟友的關係,如果遼國除掉了小梁太后,這不是要向西夏宣戰。

耶律洪基搖頭道:“小梁太后主動除掉梁家,在西夏早就是一個無根之萍,除掉她輕而易舉,朕只需讓使者帶著一瓶鴆酒前往西夏,即可讓小梁太后伏誅。”

“啊!”

耶律延禧難以置信自己聽到的話語,皇祖父竟然要用鴆酒直接賜死一國太后。

“你難道是遼國的未來帝王,不能有汙名聲,朕已經沒有幾年時光了,這種髒活朕替你代勞。”耶律洪基一臉慈愛的看著耶律延禧。

“皇祖父!”

耶律延禧頓時感動不已,耶律洪基雖然做了太多的錯事,但是對他卻是毫無保留。

“朕已經選了皇室女耶律南仙,小梁太后死去,讓其和親西夏,和西夏小皇帝共同執政西夏,將西夏遼國融為一體,共同對抗大宋,記住宋國才是我大遼最大的對手。”耶律洪基吩咐道。

“孫兒謹記!”

耶律延禧鄭重一拜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