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下反應(第2/3頁)
章節報錯
“和海貿相關的貸款只需年息六厘!”
當邸報上刊登皇家銀行對於海貿的扶持之後,可謂是萬人歡呼。
在大宋之前借貸印子錢高達九進十三出,砍頭息比比皆是,更甚者高達一倍的利息更是比比皆是,哪怕是王安石變法自認為是大宋良心的青苗錢,年息也高達四分。
如今大宋再次變法,年息一分的青苗錢已經讓所有人喜出望外,卻沒有想到海上貿易貸款竟然還能低至六厘。
一時之間,海商震動。
海上絲綢之路的暴利,皇家銀行對於海商的扶持,頓時刺激更多的商人投入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再一次火爆起來。
和海貿同樣火熱的則是土地買賣,為此皇家銀行則是截然相反的態度。
皇家銀行明確規定,青苗錢不得用於購買田產,一經發現則會提前收回本金、並處於罰金,讓一些投機取巧之人頓時偃旗息鼓。
皇家銀行憑藉強大的實力,只需利用青苗錢就能讓一個行業大興,也能抑制另一個行業,比朝廷政令還要有效。
“或許,這才是青苗法範正的用途!”章惇感慨道。
範正掌管萬萬貫的財富,皇家銀行的一舉一動,朝堂百官自然格外重視,尤其是新黨更是盯著範正的一舉一動。
青苗法本就是王安石的得意之作,乃是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理念之一。
然而新黨推行的青苗法卻是譭譽參半,範正卻將青苗法繼續變法,非但還能讓青苗法收益大漲,更讓朝廷百姓皆可受益,再無之前朝野怨言的局面。
…………………………
王家!
王棣跪在王安石和王雱的靈前,激動道:“父親,祖父,你們在天之靈看到了麼,青苗法乃是良法,乃是救國救民的良法!”
王棣最為崇拜祖父王安石,和父親王雱,然而當年的青苗法人人喊打,無人理解,更是被直接廢除。
哪怕是如今新黨推行的青苗法,卻也不過是當年的閹割版本罷了。
誰能想到新法中聲名狼藉青苗法竟然在範正手中大放異彩,成為人人稱頌,利國利民的良法。
終於為其祖王安石洗刷了罵名,更能證明當年王安石的先見之明。
“邪醫範正!”
此刻的王棣對於範正心服口服,曾經他和範正都是大宋變法的第三代,相互暗中較勁。
如今範正將青苗法大興,徹底折服王棣。
第二日,王棣親自上表,不顧新黨的挽留,請求外放一縣,推行新法!
趙煦思索片刻後,最終應允,封王棣為晉陵知縣。
皇家銀行的影響遠不僅僅一個王棣,當訊息傳到遼國的時候,遼國朝廷為之驚動。
“鑄銀兩為銀元!”
大宋和遼國交流不暢,最先傳到遼國的則是大宋發行銀幣之事。
“這就是宋神宗?”
遼國上京,耶律洪基看著手中印著神宗頭像的殷元,心中五味泛陳。
他和宋神宗可謂是一生之敵,然而卻從未見過一面,如今他們終於在一枚銀幣上隔空相見。
“啟稟陛下,此物正是銀元,邪醫範正主掌皇家銀行,獻上鑄銀元之策,銀元九銀一銅,十個銀元大宋就能賺一個銀元,雖然無法準確知道大宋鑄造多少銀元,但是據微臣估算,至少有萬萬枚銀元。”遼國戶部尚書豔羨道。
“宋朝好福氣!”耶律洪基豔羨道。
萬萬枚銀元,按照大宋九銀一銅的比例,大宋就能賺取千萬枚銀元,輕輕鬆鬆百萬貫錢。
“發行銀幣獲利頗豐,而且交易方便,在民間廣受歡迎,如今大宋的銀幣在遼國極為追捧,豈不是等同於讓大宋賺了我遼國的錢財,孫兒認為我大遼也應該發行銀幣。”耶律延禧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