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至少還有九成的銀子流落在民間。

“不錯,天下至少還有九成的銀兩被百姓收藏,或許在寶庫裡,或許被埋在了地裡,然而其不將其送到皇家銀行,範某又能如何?”範正無奈道。

滿朝百官不由陷入了沉默,更有人眼神閃躲,很顯然藏起來銀兩的自然也有他們家族。

“不如官家下令禁止用銀元寶交易,一律採用銀元計算。”蔡京心中一動,提議道。

蔡京不愧是後世的奸臣,輕易的就找到了普通百姓的破綻,如今銀元盛行,假銀盛行,交易不變的銀元寶已經沒落,趁機禁止用銀元寶交易,定然可以讓一部分銀元寶流落到朝廷手中。

範正搖了搖頭道:“此法雖然有效,但是收效甚微,畢竟雖然禁止銀元寶交易,但是銀子本身就可以當錢花,但凡將銀兩藏起來的大多都是不缺錢花的之人,恐怕也不會輕易的將銀元寶換成銀幣。”

百官不由頷首,別說是那些地主老財,就是他們也不會將已經藏好的銀子輕易拿出來換成銀元。

就在百官愁眉不展的時候,範正卻話語一轉道:“不過,想要讓那些嗜錢如命的地主老財將錢財挖出來,換成銀元也並非沒有方法?”

“當真?”趙煦不由驚喜道。

滿朝百官也都不信的看著範正,要知道對於那些地主老財來說,銀子可是他們的命根子,又豈能甘願交到別人的手中。

範正自通道:“此方乃是以利相誘!”

“以利相誘?”滿朝大臣頓時大為不解道。

範正解釋道:“那些地主老財將銀子藏起來,一來是為了安全,二來是為了積攢家財,如果朝廷能夠滿足以上兩點,還能讓這些地主老財有利可圖,就能讓這些地主老財主動將銀子送到皇家銀行。”

百官眉頭一皺,範正說的輕鬆,然而以那些地主老財的吝嗇的性格,恐怕根本行不通。

範正朗聲道:“民間什麼地方藏錢更安全,無非是家中夾牆裡、床頭下,大樹下、茅坑邊,豬圈旁。”

範正說著,朝堂百官的臉色不由一變再變,很顯然範正此言正中他們心中最隱蔽的藏錢地點。

“如今皇家銀行準備變法青苗錢,除了發放青苗錢之外,還將會向民間收取青苗錢,活期年息三毫,死期年息兩厘。”範正鄭重道。

“何謂活期,何為死期!”趙煦大為不解道。

“活期就是百姓將錢財存入皇家銀行,可以隨用隨取,而且皇家銀行也會支付一定的利息,雖然年息三毫不多,但是總比放在手中安全,也能獲得一定的收益。”範正回答道。

“那死期呢?”範純粹大感興趣道。

範正回答道:“死期就是將日子定死,也稱之為定期,比如說,三月、半年、一年,或者三年五年。當然時間越短利息越低,時間越長,利息越高,一年期的死期利息是年息二厘,五年期的死期利息最多也不過超過三厘。”

“既然如此,我還不直接購買國債算了,國債的利息更高。”蔡京頓時嗤之以鼻道。

範正解釋道:“死期相對於國債也有一定的優勢,雖然死期的日期固定,但是並非固定不變,如果百姓急需錢,同意放棄死期利息,也可以按照活期的利息隨時取出,而國債則不然,不到期限不會兌付。”

眾人略微思索,活期靈活安全,定期利息高,又有反悔的機會,相比於國債,的確有不少優勢。

“而且日後國債也不是隨時都能買的,如今大宋的一千貫國債僅僅一個月就已經售空,其餘日子根本沒有過在售賣,再則日後皇家銀行將會大量持有國債,一來是為朝廷快速提供錢財,二來,皇家銀行也需要盈利,以支付活期和定期的利息,這樣留給民間和百姓購買國債的機會就少的多。”範正坦然道。

百官嘴角一抽,朝廷發放的國債利息是三到五厘,而範正給民間青苗錢活期的利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死期的利息只有兩到三厘,其中的差價可想而知,更別說還有青苗錢一分的利率。

“如果天下的錢財全部都集中在皇家銀行,恐怕單憑這些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龐大的利息。”蔡京質問道。

百官頓時眼神凝重,大宋民間的錢財何止百萬萬貫,如此龐大的數目,如果集中在皇家銀行,那將會是何等的巨財!單單利息就會壓垮大宋。

範正大手一揮道:“這有何難,如果存入的青苗錢過多,皇家銀行則將趁機降低利率,如此一來支出就會減少,如果存入的青苗錢過少,皇家銀行則會調高利率,吸引天下百姓存款,總之,皇家銀行可以少賺,但是絕對不會虧。”

“可以少賺,但是絕對不會虧!”

百官仔細品味範正此言,不由感慨萬分,以範正點石成金的手段,朝廷越覺得讓範正主掌皇家銀行乃是正確之舉。

如此一來,皇家銀行還真的是大宋的搖錢樹,大宋冗費的頑疾或許有望緩解。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