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洛陽名園記(第2/3頁)
章節報錯
“然也,還請欽差大人留下墨寶………………。”
一眾名園之主紛紛恭維,他們受邀前來,一方面是範正救了整個洛陽城的恩情,一方面是範正千古名篇不斷,如果能夠在洛陽城留下千古名篇,定然如同開封的雁丘和李府道中壁一般成為遊覽勝地。
範正和李清照對視一眼,想起曾經的往事,不由甜蜜一笑。
“諸位高看我範某了,範某前來洛陽城,乃是為了平定瘟疫,哪裡有心思構思文章。”範正擺擺手道。
一眾洛陽官員不由大為遺憾。
“不過李大人已經前來洛陽一年左右,想必對洛陽名園有一定的瞭解,不知可有佳作?”範正話語一轉,將話題轉向李恪非道。
“李大人!”
洛陽一眾官員紛紛一愣。
李恪非從開封躲避朝堂紛爭而來,平時極為低調,而且在文采一道上,其女兒李清照和未來女婿範正更是將其的光芒掩蓋。
“莫非欽差大人要為未來岳父揚名?讓其在神都園一鳴驚人。”洛陽眾人心思浮動道,就連李清照也意外的看了範正一眼。
自己的父親已經厚積四十年,從未薄發一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恐怕會一直厚積下去,範正主動為李恪非揚名,或許能夠讓他打破創作瓶頸。
“還請李大人獻上墨寶!”眾人紛紛捧場道。
李恪非頓時被趕鴨子上架,不得不提筆皺眉思索,忽然其靈機一動,想到了範正今日邀請眾人遊覽神都園的目的,當下提筆寫道:“洛陽處天下之中,挾崤澠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
“好!”李恪非文筆極為渾厚,一出手立即引起了滿堂喝彩。
李恪非將洛陽拔得很高,更將洛陽的興衰和天下興衰連在一起。
隨後,李恪非看到面前的衰敗的神都園,遙想當年武則天時期神都園之興盛,不由有感而發,下筆如有神。
……………………
“且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圃之廢興而得。則《名園記》之作,予豈徒然哉?”
“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圃之廢興而得。”
一眾洛陽官員不由一震,想當年洛陽作為六朝古都,神都園大興,而如今洛陽疫情剛過,如今的洛陽如同面前的神都園一般衰敗。
當下眾人不由用驚豔的目光看著李恪非,李恪非一直名聲不顯,前有蘇軾蘇大學士驚才絕豔,後有範正和李清照一鳴驚人,就連同輩的秦觀更是用一首《鵲橋仙》留下傳世佳作,而李恪非的名字還沒有李清照之父響亮。
如今的李恪非終於一鳴驚人,破繭成蝶,
“嗚呼!公卿大夫方進於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樂,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李恪非寫完最後一句,心中不由豁然開朗,他多年詩詞不顯的鬱悶,前往洛陽躲避朝爭的壓抑終於一掃而空。
“《洛陽名園記》”
洛陽百官複雜的看著李恪非寫下文章大名,心中不禁五味泛陳,他們親眼見證一首千古名篇的誕生,而這首千古名篇卻並非是自己所做。
“恭喜李兄!”
韓維鄭重道。
李恪非能夠寫下《洛陽名園記》,固然有其準女婿範正的扶持,然而其自身才華更是不容小覷。
李恪非複雜的看了範正一眼,他曾經對範正百般刁難,哪怕範正一首首千古名篇也不為所動,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千古名篇竟然因範正而誕生。
李清照也不禁心中得意,她當年寫出一首首千古名篇,就是因為範正的邪方,如今的父親的千古名篇竟然同樣源於範正。
這一次,她倒要看看父親還如何狡辯。
然而一眾洛陽名園之主,卻陷入了沉默,李恪非最後一句,一語雙關,既提醒士大夫莫要沉迷於名園之樂,而多為國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