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英明!”範正躬身道,

“鐵浮屠造價昂貴,無法批次生產,大宋想要振興騎兵,則需微臣今日進獻的第二種盔甲,棉甲!”

“棉甲?棉花也能做盔甲?”趙煦眉頭一皺,看著面前外表套著一層棉布的盔甲。

任誰皆知棉花乃是當世最柔然之物,而盔甲乃是當世防禦最強之物,二者怎麼可能混為一談,若非範正剛剛進獻防禦力最強的盔甲,他定然認為範正在胡說八道。

範正鄭重點頭道:“冷鍛甲雖然較步人甲較輕,然而卻依舊重達五十斤,而棉花最大的優點就是輕,而棉甲的優點同樣也是輕!”

“輕?”

趙煦不解,單單輕有何用?無論是什麼盔甲,最重要的則是防護。

範正解釋道:“棉甲將採摘的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了薄薄的棉片,並將棉片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是鐵甲,內外用銅釘固定,全套盔甲只有三十斤左右。”

“三十斤?”

趙煦不由豁然一驚,傳統盔甲哪怕是最輕的冷鍛甲也不過是五十斤左右,普通的鐵甲大多都在六十斤左右,而棉甲卻只有三十斤,如此算來,恐怕是最輕的盔甲了。

範正鄭重點頭道:“大宋戰馬相比於遼夏戰馬略有差距,而想要彌補差距,就必須讓大宋的戰馬負重減輕,而棉甲則是大宋騎兵最佳盔甲。”

“其防禦力如何?”趙煦問道。

“勝於紙甲,略輸於鐵甲!”範正鄭重道。

“勝於紙甲,略輸於鐵甲?”趙煦眉頭一皺道。

紙甲是宋朝另外一種盔甲,乃是鐵甲造價昂貴,大宋有一百二十萬軍隊,全部都打造鐵甲靡費太多,物美價廉的紙甲就應運而生,而且紙甲的防禦力並不差,唯一的缺點就是容易損壞。

當下,趙煦拿起神臂弩,對準棉甲扣動扳機。

一聲悶響之後,神臂弩的弩箭同樣扎入棉甲之中。

“入甲一寸半!”童貫上前檢視棉甲的受損程度,臉色凝重道。

“一寸半!”

趙煦臉色一變,他雖然不是醫者,然而也知道入甲一寸半的傷勢有多麼恐怖。

範正不慌不忙道:“官家有所不知,棉甲需要裝備的軍隊乃是輕騎兵,不到必要的時候,是不會和敵人短兵相接,而遼夏騎兵只有弓箭,棉甲足以防禦,再加上棉甲重量輕的優勢,大宋在騎兵上的差距已經和遼夏持平。”

趙煦微微點頭,大宋在戰馬上輸於遼夏,而重量輕了一半的棉甲卻佔據了優勢,大宋騎兵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範正再道:“棉甲比紙甲造價低,而且還比紙甲輕,防禦力更勝於紙甲,雖然防禦力略微輸於鐵甲,其還有一個其他盔甲無法比擬的優勢,保暖!”

“保暖也算優勢?”趙煦不解道。

範正不答,起身誦道:“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趙煦心中一動,範正所朗誦的乃是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都護鐵衣冷難著?”趙煦眼睛一亮,頓時明白了棉甲的保暖的好處。

無論是遼夏邊境,皆地處北方,冬季異常寒冷,而西夏遼國則常年居住苦寒之地極為耐寒,而宋軍則地處南方,冬季作戰苦不堪言,往往落入下風。

棉甲兼具輕便、保暖、防禦三合一,乃是冬季防守遼夏,甚至日後反攻遼夏的最佳之物。

“棉甲造價幾何?”趙煦鄭重問道。

“僅僅鐵甲三成。”範正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