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3/3頁)
章節報錯
範正反問道:“官家乃是當今陛下,何來造反一說?”
高太后頓時語結。
範正不等高太后反駁繼續道:“在太皇太后看來,官家乃是不肖子孫,然而對於大宋來說,有幸遇到了一個英主。”
“英主?”高太后不由冷笑。
範正鄭重道:“當年太祖陛下陳橋兵變,方有大宋一統中原之大勢,如今官家運籌帷幄,主動奪權,此等手段堪比太祖,太皇太后為大宋培養如此英主,功德無量。”
高太后頓時被範正的詭辯氣的無語,趙煦的確是有手段,然而這等手段卻是用在了她的身上。
“為了大宋的江山哀家,不能讓官家亂來。”高太后怒斥道。
範正質問道:“當年西夏梁太后同樣如此說,結果如今西夏一門兩梁太后,母黨專權,微臣可以保證,最多十年,太皇太后可以親眼目睹西夏因此而亡!”
高太后沉迷於權力,卻不知道這權利不過是趙家讓她執掌一段時間而已,久了之後,高太后卻自認為權力是自己的了。
“梁太后?”
高太后頓時沉默,梁太后把持大權,和她的情況極為相似。
“一個懦弱聽話,熬到太皇太后老去再親政的官家,真的是太皇太后心中所願麼?真的是大宋所需。”範正再問道。
高太后張口欲言又止。
“這樣的官家,銳氣已失,連太皇太后都不反抗,又如何能夠反抗西夏遼國的積威。”範正再問。
“仁宗!”高太后不由浮現出一個名字。
這樣的帝王大宋曾經出過一個,仁宗陛下,一個去世之後連帝國都為之落淚的老好人,未能改變大宋的結局,反而讓大宋的歲幣加重一倍。
“當年神宗陛下選擇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乃是為了避免仁宗陛下的悲劇,太皇太后如今把持大權不放,和當年的劉太后有何區別?”
“百官上朝,全部朝著太皇太后奏對,官家只能看到百官的背部和臀部,難道太皇太后就一點點也察覺不出麼?”
範正一連串的反問道,高太后根本無法辯駁。
“太皇太后別說是為了大宋江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切不過為了權力罷了!”
範正直接揭開高太后最後一點遮羞布。
高太后惱羞成怒道:“是又如何?他趙煦有膽量,就真的將哀家皇后之位廢除,打入冷宮,再賜哀家三尺白綾。”
範正搖頭道:“唐太宗殺兄囚父,依舊成為千古一帝,官家註定會成為一統天下之雄主,廢除歲幣,西滅西夏,收服燕雲十六州,完成大宋歷代帝王未完成之志向,甚至日後,一統草原,完成秦皇漢武所未完成的豐功偉業,自然不能留下任何汙點。”
高太后嗤笑道:“我看他是不敢吧!”
“太皇太后就是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高家著想,高將軍為了營救太皇太后,無虎符調令鼓動將士出兵,已經被太尉孟元控制。御史中丞趙挺之秘密派人給雍王殿下送信,讓其在淮南舉兵造反,太皇太后如果執迷不悟,恐怕悔之晚矣。”範正威逼道。
高太后頓時臉色大變。
不到半個時辰,範正走出太皇太后寢宮,只見趙煦和向太后等人早已經翹首期盼。
“微臣幸不辱命!太皇太后已經親手寫下還政詔書!”
範正拱手奉上一份嶄新的詔書。
趙煦接過一看,的確是太皇太后的親筆詔書,當下心中大定道:“來人,將此詔書傳遍三司。”
有了這份還政詔書,他已經排除了親政最後一道阻礙,而且沒有落下不孝的汙點。
“範愛卿從來沒有讓朕失望!”趙煦看著範正親切道。
“此乃臣應該做的,不過…………”。範正準備把高太后的條件道出。
“朕會保證高家和雍王的榮華富貴。”趙煦直接道。
“官家英明!”範正會心一笑道。
看著趙煦和範正如此默契,王棣頓時心生嫉妒,在他看來,範正如今的地位該是他所擁有,而範正橫空出世,搶走了原本該屬於他的機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