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本要開口訓斥李愔行事荒謬,可是很快他就發現這是一個了不得的商機。

“六弟,我門下只有兩家筆紙鋪子,你能不能把你的造紙術告訴我,大家一起賺錢?”

在巨大的商機面前,李恪暫時放下了文藝青年人設,化身談判小能手。

見自己的想法被李恪搶了先,李惲有些氣惱。

“六哥,我也要加入。”

李愔本想拉著三人一起搞文化傳媒的,沒想到卻談到製造業上來了。

不過這樣也好,造紙也是一大暴利行業。

李愔見四下也沒有別人,便湊上前,與兩人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很快,與李恪合作開辦造紙廠,與李惲合作開辦報館的事情就大致商定下來。

如今大唐所用的紙,最好的是產自蜀地的麻紙和褚紙,但是比起後世的宣紙來,這些紙就顯得粗糙不堪。

李愔與李恪合作造紙廠,準備使用更容易獲取的稻草、青檀木皮這些材料,大量製造宣紙。

而與李惲的合作,則是利用他手頭的書鋪和茶館資源,開辦報館。

報館這個概念,李惲一開始無法理解。

可是當李愔以《唐列女梨花傳》舉例,進行一番講述之後,李惲終於理解了。

所謂的報館,就是將近期發生的新鮮事,以及編寫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寫在一張紙上大肆售賣。

比起一本本大部頭的書,這種方式速度更快,而且價格低,一份只需要幾文錢,很多人都買得起,而成本不過是幾張紙而已。

“六哥,此事我覺得可以幹,但是有一件事我不明白,你是怎麼做到一夜時間印製出這麼多份的?”

如果能有李愔那樣的效率,報館豈不賺錢如流水?

直覺告訴李惲,李愔一定有什麼獨家秘籍。

李愔見這個弟弟一句話就問到了關鍵處,對他更是刮目相看。

“明日你們到我府上,我詳細與你們說。”

李愔沒有將活字印刷版的事情說出來,一方面是擔心這兩人理解無能,一方面則是怕隔牆有耳。

這種足以顛覆世界的東西若是被別人學了去,搶佔了市場先機,他還賺什麼錢?

況且,活字印刷版的出世,必然加快訊息的傳播速遞,為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變革,如果被有心之人利用,以此左右輿論,恐怕危及朝廷,動搖國本。

所以,這件事必須慎之又慎。

李愔不是沒有考慮過直接將活字印刷術交給李世民的。

只是一想到他對自己的不待見,甚至差點把他的小命賣掉,心寒還來不及,哪還有心思去熱臉貼冷屁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