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一腳跨出大明宮門檻,呼吸著門外的空氣,只覺得清新怡人。

身後的罵聲不絕於耳,他也不回頭,只是兀自站定。

“讀書需要理由嗎?”

李愔口中喃喃著,這個問題他前世年少也曾迷茫過。

可是千百年來,一位位名垂青史的讀書人,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其中最為振奮人心的,便是近代某位領袖那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句話鼓勵了一代又一代新時代的讀書人。

而縱觀華夏千古,最為耀眼的還是北宋張載的回答,後世學者稱為“橫渠四句”。

“讀書需要理由嗎?”

李愔站在大明宮前,大聲重複著文武百官口中的這聲質問。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給出了標準答案。

身後那些雜亂的聲音,頓時猶如塵煙散盡,只剩下萬籟俱寂。

李愔揮一揮衣袖,轉身走入長廊,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猶如一記重磅驚雷,在李世民、眾皇子、文武百官的腦中轟然炸開,炸得他們神志不清,腦中只剩下這四句話在悠悠迴響,繞樑不絕。

讀書需要理由嗎?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就是讀書的理由!

這才是讀書的理由!

在這句話出口之後,李愔那長髮披散,孤單決絕的背影,似帶著萬丈光芒,徹底刺入了在場讀書人的腦中,成為再也無法忘懷的畫卷。

逼格吊打天可汗及滿朝文武,硬氣+9999。

行走在皇宮的青石板路上,眼前是盛春時節的繁盛風景,嗅著淡淡花香,清風從池水上拂來,李愔終於有了輕鬆愜意的感受。

彷彿肩膀上有什麼重擔被卸下,他的腳步也輕快起來。

出了大明宮,一路欣賞著風景朝朱雀門走去。

當朱雀門已經近在眼前之時,李愔卻是頓住了腳步。

經歷了今天一早的朝會之後,他心中油然生出了幾分孤獨寂寞之感,甚至覺得有點冷。

這種時候只有教坊司的溫酒和溫香軟玉的姑娘能讓他找到一些人生的樂趣。

不知道那位喜歡出對聯的花魁容貌如何,能否配得上我這樣玉樹臨風,驚才絕豔的翩翩少年郎?

不知道一首詩能否敲開他的芳心?

實在不行,就唐詩三百首。

帶著這個疑問,李愔調轉腳步,朝著離平康坊更近的側門行去。

這道門白日並無太多人出入,到了晚上就會熱鬧得多。

李愔走到門前,遠遠看見安上門處除了幾個守門的侍衛之外,還有四五個太監圍攏在門邊,不知道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