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所有優勢,在朱高熾面前,顯得格外的貧弱,這胖小子,不僅學識與自己相當,連帶著頭腦,也更勝一籌。

看劉三吾看朱高熾的眼神,那簡直是喜愛的不得了,就像是當初劉三吾剛見到自己一般。

木已成舟,本就難以更改,如今這舟上,還多了一面迎風飄揚的風帆,更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輸了啊,四叔大勢已成,從此再無人能撼動了。”

朱允炆嘆息一聲,回頭看一眼日暮之下的應天,那黃昏之景,襯得他形單影隻,好不淒涼。

紫禁城內,文華殿。

朱高熾今日很是忙碌,上午要早起去文華堂讀書,接受劉三吾等人的教誨。

相較於在北平,朱高熾能明顯感受到,劉三吾等人的水平更為高深,心中自有著激動,之前積攢的疑難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答。

至於哭爹喊孃的老二和老三,朱高熾也沒法去同情,昨晚上徐妙雲拿著掃帚那一頓打,隔得很遠都能聽到兩兄弟的哭嚎聲音。

太慘了,實在是太慘了。

啃著瓜果,朱高熾總覺得少點味道,直到聽到兩位弟弟的哭嚎聲,他才感覺味道對了。

反正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朱高熾見怪不怪,老孃的手段連老爹都發怵,他就不過去摻和了。

上午讀了書,完成課業之後,朱高熾便要去文華殿協助處理政務。

說是協助處理,實際上皇爺爺壓根沒來,合著事情全交給他了。

好在還有幾個大臣在這,朱高熾倒不覺得孤單,有很多事情還能夠詢問下這些臣子。

不過萬事皆要決斷,朱高熾只感覺腦子不夠用,很多事情他也拿不定主意。

這聖賢書中道理很多,可天下之事,紛繁複雜,哪裡是幾本聖賢書能夠解決。

於是乎,朱高熾問起了閣部的事情,道:“詹大人,閣部的事情商議如何,可有一個具體的章程?”

詹徽苦澀的搖了搖頭,先前本已經算完善了,奈何陛下要在其中加上武將,這可讓許多人心底不滿了。

照他們的想法,這些個武將懂個屁的朝政,打仗時用一用也就罷了,怎麼牽扯到國政民生,還用這些五大三粗的莽漢,豈不是壞了規矩。

故此吵鬧了兩日,這閣部的章程一直沒有定下來,詹徽也很是頭疼。

這可是陛下、太子、皇太孫都看著的事情,他作為領頭羊,壓力很大啊!

眼下事情沒做好,他心裡也沒底,只得道:“還有不少條目沒能得到統一,近些日來微臣等多有商議,實在是沒得到一個好的結論來。”

朱高熾聞言,倒是懂得這些臣子的想法,無非就是不想將手中的權力分散出去。

他心中佩服,皇爺爺果真說的沒錯,這些文臣只想著攫取更多的權力,至於這朝政大事,反而是要放在一邊了。

真要按照他們的想法來,恐怕這閣部,只消發展上幾十年,恐怕也就如同曾經的宰相,沒什麼兩樣了。

當即,朱高熾便道:“召他們來文華殿議事,今日裡不出個章程,誰也別想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