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大明權力最上層的一小撮人站定,等到禮樂聲響起,文物百官一拜三叩,齊聲高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依舊是樸實無華的三個字,只不過照常管用,群臣聞言起身,微低著頭,不敢直視朱元璋。

朱元璋直入主題,道:“詹徽,宣旨吧。”

此刻,站在御座旁邊的朱棣,身體微微的顫抖著。

心跳聲如雷,彷彿就要跳出喉嚨,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站在御座旁,群臣俯首可觀,清晰無比,他看到了不少老朋友,其中有關係好的,也有關係不好的,但無論關係如何,當見到他站在那裡時,眼中都充滿了驚訝。

以往那個位置,乃是太子朱標所在,其餘人壓根沒這個身份和膽量,眼下燕王朱棣站在那裡,群臣並不是傻子,當即便意識到什麼。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詹徽展開聖旨,站在御前,聲音洪亮,至少在奉天殿內,清晰可聞。

群臣跪拜在地,體態恭敬,安靜的傾聽。

“……朕之皇子朱棣,英明神武……”

“……今冊封朱棣為皇太子,以固國本……”

“……自今日開始,一應政務均由太子先行處理……”

“……布具海內,鹹使聞之……”

隨著詔書宣讀完畢,朱棣一撩袍服,激動地跪倒在地,道:“兒臣領旨!”

文武百官此刻也同時唱道:“臣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朱棣紅光滿面,道:“眾卿請起!”

聖旨已下,百官服從,朱元璋能夠明顯感受到,體內國運足足分出去兩成,融入朱棣體內。

他面上略帶幾分笑意,國運轉交兩成,這是一次不小的成功,眼下他體內鬆動不少,再也沒有那種滯澀之感。

如今,他體內國運只剩下七成左右,如果將冊封太子的禮儀全部走完,國運能夠轉交的會更多。

只不過冊封儀式並非能夠一蹴而就,不像是宣讀聖旨,今日決定明日就可以宣讀,這其中需要耗費的時間,絕不會少。

但好在初步計劃已經成功,文武百官之中,肯定有心中不服之人,但生米煮成熟飯的情況之下,想要反對,那也只能是暗中做手腳。

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朱元璋下令道:“大典不可荒廢,一切按最高規格來,這件事情……詹徽,你會同六部及其他部門共同辦理。”

詹徽深吸一口氣,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聖恩眷顧,當即跪地領旨,道:“微臣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