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陛下真實的想法,詹徽不敢妄加揣度,但是由儲君之位延伸出來,他能夠想到的,便是黨派的攻伐。

所謂國本之爭,歷來便是如此,陛下莫非是想將這些爭端,掐滅在萌芽之中?

燕王……燕王……

詹徽心底輕聲唸叨著這個名字,心頭一顫,是了,燕王常年身處北境,在朝堂之上並無根基。

他若是成為儲君,所謂的黨派自然無法形成,對於所有的朝臣來說,燕王都相當於是一個新的投資。

但若是朱允熥殿下和朱允炆殿下二人,則大不相同。

朱允熥殿下,身後站著的是以涼國公藍玉為首的外戚勢力,人數眾多,再加上涼國公的性格,未來朝堂之上,很可能成為一言堂。

而朱允炆殿下,雖說沒有強勢的外戚,但是朱允炆畢竟年幼,無論是威望還是資歷,都無法服眾。

到時候涼國公藍玉為首的外戚勢力,必定會和依附朱允炆殿下的太子黨,彼此明爭暗鬥,消耗國力。

明白了!

詹徽心中念頭通達,頓覺一切盡在把握之中,思路猜透,所能夠做出的選擇,自然也不用多說。

當即,詹徽沒有猶豫,直接道:“陛下,微臣以為燕王殿下英明神武,寬嚴並濟,知人善任,讒間不行,用兵應變,機智神勇,應當立為儲君!”

旁邊跪著的劉三吾跟見了鬼一樣,瞪了詹徽一眼,心中尤自無法理解,為何在這短短的半盞茶時間裡,詹徽的說辭便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

隨著詹徽表態,很快,禮部尚書任亨泰,刑部尚書楊靖也齊聲道:“陛下,微臣以為,詹大人所言有理,應當立燕王殿下為儲君。”

隨著表態的人變多,從眾心理之下,戶部尚書趙勉,兵部尚書沈溍,工部尚書嚴震直也紛紛表態,支援燕王朱棣為儲君。

其中緣由,不少人心中並不清楚,但見到同殿為官的其他人如此,自然也紛紛應和,很快,局勢頓時一邊倒,唯有翰林學士劉三吾苦苦咬牙支撐。

“陛下不可,既立燕王,老臣擔心日後禍事將起,從此開殺伐之端啊,還望陛下三思而行。”

劉三吾獨自支撐著,死不鬆口,但朱元璋也並非一定要讓他同意。

實際上,當詹徽開口的時候,他就知道,這件事情絕無問題了。

這具老朽身軀遺留的威望,為他立儲轉移國運,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僅僅是一點點話語的運用,就足以改變這些臣子的想法。

方才那短暫的時間之內,臣子腦海中所思所想,他並不清楚,但觀其面色感其呼吸,絕不是一場簡單地思索,絕對是頭腦內的風暴。

他並未有理會劉三吾的言辭,道:“此事就如此定了,詹徽,由你負責擬旨,明日朝會宣讀。”

詹徽一愣,隨即恭敬道:“微臣遵旨。”

待出皇城,眾人都鬆了一口氣,劉三吾老邁之軀,此刻鬚髮皆張,目如燭火,怒視詹徽,叱罵道:“詹徽,你身為臣子,為何行此不利國家社稷之事,你可知立儲之事,關係到國本,稍有不慎,就是江山動盪!”

趙勉也有些狐疑,問道:“資善,你這樣做法,的確讓人起疑,可是想到了什麼?”

面對眾人的疑惑,詹徽輕嘆一口氣,道:“諸位大人,可還記得逆賊胡惟庸。”

聽詹徽提起這個名字,一眾臣工頓時面色一變,胡惟庸這個名字,說不熟悉,那絕對是假的。

“胡惟庸這等逆黨,早被陛下誅殺,你現在提他作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