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面面相覷,他們當然想拓展業務啊,誰還能嫌錢少了不成?

可是賣竹筒飯這裡就已經夠擠的了,如果再加上包子和大餅的話,估計會引來更多的客人,這條小巷子就站不住這麼多人了,而且情況會比現在更加吵鬧,雖然鄰居們都沒說什麼,可他們都會覺得不好意思,自己家做生意影響到了別人家。

李小花摩挲的下巴:“要不咱們去盤個店鋪?”

李小花的想法很大膽,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臉上,雖然這段時間他們賺的不少,但如果要盤店鋪的話,這點錢是萬萬不夠的。

其實這裡就挺好,除了巷子有點窄之外,沒別的缺點,大不了到時候讓她們買東西買快一點,人群流動大一點,就不會覺得擁擠了。

於是大家立馬拍板決定,先試賣,畢竟是竹筒飯發家,所以這個專案不能捨棄,包子和大餅只是添頭,賣掉是好事,賣不掉分給大家當早中晚餐也不虧啊。

決定好之後,袁喜蘭拿出之前給王明陽買的花樣早餐,她要選出一個比較方便製作的包子餡料,像灌湯包這種高難度的,絕對不在她的選擇之內,成本太高,賣價相對的也會高一點,平常來這裡買竹筒飯的人都是一些打工者,他們講究的是實惠,能填飽肚子,像灌湯包這種追求精緻的,估計會很少人會選擇。

還有大餅的製作方法,簡直是五花八門啊,袁喜蘭也是選擇一種非常簡單的,那些製作難度較高的,也只不過是配料的新增,這年代有些調料是找不到的,估計做不出那種味,那還不如挑些簡單的來做。

袁喜蘭把選擇好的給抄下來就開始製作,和麵就由那些經驗老到,看起來健壯的人來做,和麵,發麵,製作餡料,幾道工序後,差不多下午就能賣了。

袁喜蘭全程都不參與,她只在旁邊做指導,作為手殘黨,雖然很想親自上陣,可他有自知之明,還是不添亂了。

這些老人不管男女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幾乎不用圓起來怎麼開口,面和的好,餡料也做得好,包得更好看,上鍋蒸好之後味道更香。

他們今天做的包子餡料,只有肉餡,鍋蓋一掀開,麥香夾雜著肉香就飄出了很遠,與竹筒飯不同的香味,同樣引動人的食慾,這些來買竹筒飯的人見到旁邊的包子都不由自主的多花點錢買幾個。

所以,這幾大籠包子都不夠賣的,上班的那些人來買竹筒飯的時候,包子都已經賣完了。

老人們都激動的不行,這包子賣的好,也沒有降低竹筒飯的銷量,他們能夠掙更多的錢。

因為新加入了包子和大餅,這兩樣之前做竹筒飯的人手就有些不夠看了,必須要請人幫忙。

李奶奶去了隔壁家,日子也不是很好過,有個參軍時就斷腿的兒子,當時賣竹筒飯的時候,李奶奶也曾經邀請過,但是人家大兒子一遇到冷空氣那腿就疼得不得了,需要細心照顧,因此沒能參與到賣竹筒飯的行列之中。

現在又有了機會,李奶奶當然沒有漏過他家,這一次終於答應了,因為李奶奶沒有直接跟人家父母談,直接找了這個斷腿的兒子,腿沒了沒關係,不是還有手嗎?

賣竹筒飯的人當中也有幾個是斷手斷腿的老頭子,都是參軍時候落下的毛病,袁喜蘭很寬待他們,不管他們做多做少,袁喜蘭從來都是分給他們最輕的活還分給他們同樣的薪酬。

有時候飯火了,人也就跟著火了,麻煩也跟著過來了。

當袁喜蘭看到排隊買竹筒飯的隊伍裡有楊氏的蹤跡的時候,他就有種不祥的預感,該來的還是來了。

還沒等她躲起來,楊氏就已經看到了她,大聲喊她的名字:“袁喜蘭。”

袁喜蘭腳步頓住,面無表情的繼續給排隊的人包裝竹筒飯,包子,大餅。

好煩。

“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都給我包上一些,多包一點。”

袁喜蘭嗤笑:“老人家多包一點是要包多少呢?得有個準確的數字,我才好給你算賬啊。”

楊氏眉毛一揚:“我是你奶奶,你還要算我錢不成?”

袁喜蘭也不跟她廢話,直截了當的說道:“呵,按你這麼說,如果來的人都自稱是我爺爺奶奶,我都不能算他們的錢了?”

“那哪能一樣,我是你親奶奶,你怎麼能算我錢呢?你這閨女真是不像話。”

原系男定定地看著她,揚聲說道:“老人家你要是不買東西就趕緊讓開吧,大家都還等著呢。”

話一出,原本就等得很急的客人,立馬就嚷嚷了起來,實在是楊氏太浪費時間了,沒看到另一排隊伍都走得飛快嗎?

楊氏被氣到了,她什麼時候買東西要排隊過?又不是買肉,她真不知道這些人急個什麼勁兒。

她狠狠的一拍桌子:“這是我孫女,我多跟她說幾句話,怎麼了?又不是趕著投胎,急啥呀?”

後面的人頓時就不樂意了,你這老太婆怎麼說話呢?我們餓著肚子剛下班,排那麼久的隊早就不耐煩了,你還在這裡唧唧歪歪浪費我們的時間。”

“就是,你不買的話趕緊讓到一邊去,我還從來沒見過,為了掙一口吃的,把人家姑娘認作親孫女了,你可真不要臉了,你要是人家親奶奶,人家姑娘會不認你了。”

“你,你們,你們真是無理取鬧,無法無天了……”

見他又越說越嚴重的地步,袁喜蘭連忙站出來打斷她:“我都這麼大了,怎麼可能連自己的親奶奶都不認得呢?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我是你親孫女呢?好了老人家,你要是想跟我說話的話,就先站到一旁吧,不要耽誤人家買東西。”

楊氏氣得牙齒都在顫抖,她沒想到袁喜蘭會這麼說,袁喜蘭本來就是她的親孫女啊,這還要怎麼證明?

還沒等他再次開口說話,她就已經被人給拉到了一邊,將她擠在了外面。

楊氏見此,心氣不順,差點沒暈過去,家裡的伙食越來越差了,她出來跟孫女討口吃的,怎麼就這麼難?不是說她是村裡的女老闆嗎?不是說她學習很好很受學校器重的嗎?怎麼連這點吃的都不給,尊老愛幼的品格都學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