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很快就要過去了,大家難得的假期也要結束,初三的這天就已經開始安排大家上工了,最讓人期待的還是茶工廠。

茶樹的種植已經列入了生產隊的專案,那些遙不可及的山峰也不再是兇險的地方,而是大家挖金的地方。

其實人多起來,所謂的險地就不會存在,列為禁地的荒山,在村民們的開發下儼然已經成為大家的聖地,這裡的茶樹多種多樣,長得也特別的茂盛,有的茶樹年份都足有五十年以上,一棵樹就能產出十來斤的茶葉,而且品質都是上乘,像這樣的茶樹被列為杏村的寶藏。

新年一過去,茶葉工廠就要擴收工人,不管你是知青還是村民,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不管你認不認得字,只要你心靈手巧,那麼,你就會被優先錄取,待遇不比隔壁的棉紡織廠差,因為是與食品相關,衛生環境方面需得嚴格把控,一絲一毫都不能有差錯,待遇反而比其他工廠還要高一些。

如果不是條件有限,袁喜蘭其實是想讓他們進行無菌操作的,只不過這年代的條件不可能做出無菌車間,只能將衛生方面提高了。

當初王明陽和袁喜蘭分股權的時候是沒有對外公開的,也不知道是誰透露出了訊息,這些天一直在說王明陽和袁喜蘭身份的事,甚至還有人為了能夠順利的進入茶葉工廠,找上了王明陽和袁喜蘭,其中就包括了楊氏那一大家子人。

他們的理由是:“你都是老闆了,讓我們進去工作又怎樣,我們都是自己人,幫著你管著工廠還能讓你吃虧嗎?我們幫著你工作總比別人從你這撈油水好吧?我們的要求也不高,工資就跟其他管理層的工資一樣就行了。”

當然,村裡人還是很多人明事理的,並不會以同村人的關係讓袁喜蘭開後門。

但不管是想走後門的人也好,不想走後門的人也好,他們心中對袁喜蘭無不是羨慕嫉妒的,十來歲的年紀啊,想當初她可憐兮兮的被親爸趕回村裡的時候,多麼的可憐啊,差點連書都讀不上了。

然而,才過去多長時間?人家搖身一變就成了市狀元省狀元,不僅拿獎學金貼補家裡,如今還學人家做起了工廠,這人生逆襲的,連他們這些六十歲高齡自稱有豐富閱歷的老人都自愧不如。

無利不起早,袁喜蘭的事蹟傳得沸沸揚揚,整個南江縣都有聽聞她的名字,這些天四面八方都有人聞訊而來,想要看看傳說中的狀元小老闆,到底是何許人也。

因為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吃喝拉撒住都用得到地方,杏村裡腦子活泛的人就開始做起了這些人的生意,有人嚐到了甜頭之後,越來越多人開始參與進來,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他們乾脆把袁喜蘭的事,事無鉅細,甚至誇大其詞的傳揚出去,差點沒說她是神仙轉世了。

根本不用多長時間,現在的杏村比鎮上還要熱鬧,王明陽的這座宅子,也一直有人在圍觀,張桂秋那邊也不例外,常常被人圍得水洩不通。

張桂秋也放開了,想要看看狀元住的地方?可以,收費,轉一圈收兩毛錢。

想出這主意,其實也是為了讓這些好奇的人知難而退,然而這些千里迢迢趕過來的人,就是為了看狀元一眼,如今沒看到哪捨得回去啊,抗疫眼狀圓,住過的地方也是行的,兩毛算什麼?要是蹭到了狀元的運氣,自己考上了大學做了大老闆,兩千都可以啊。

於是,張桂秋第一次體驗到了收錢收到手軟的感覺。

袁喜蘭不敢回去,她這些天一直住在王明陽這裡,雖然這裡也有人圍著,但是這裡的圍牆高啊,王明陽的大門也結實,她就算窩在房間裡面,也沒人找得到。

此時此刻,她正拿著中國象棋跟王明陽對戰對的正嗨。

王明陽沒有接觸過棋類的東西,小時候為了溫飽奔波,被接回去之後,為了充實自己,努力學習,從沒有過什麼娛樂。

一開始袁喜蘭教會他之後還能贏兩局,再後來就不能贏了,就算耍無賴悔棋也贏不了。

再一次被“將”之後,袁喜蘭他們的甩掉手中的旗子,瞪著王明陽:“你就不能讓我一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