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 章 風洞實驗透過,戰統局會議(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天宇星海車間,工程師們忙上忙下組裝著第一臺模型機。
哪怕是一個螺絲,都是親手擰上去,並反覆檢查測量是否符合圖紙設計。
特殊的鋼合金,特質的隱身塗層,特製的超強電動發動機。
一種種材料有條不紊得裝了上去,直至最後的機翼。
第一臺六代機“白帝”橫空出世,銳利且具有流線型的機身,昂首天鵝頭,強大的噴射旋渦扇輪等,無不彰顯著滿滿的科技感。
馬天和蘇錫華等幾位主要工程師們一直在一旁觀看著,預防著錯誤的產生。
要知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能第一次成功就不要等到第二次。
失敗的錢都無所謂,最主要的還是信心,是否堅信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移動到風洞車間,開始跑風洞吧!”馬天看著最後掃描測量的整體資料,下達了下一步的指示。
這次馬天所做的風洞實驗也是十分大膽的,因為他決定第一步就上同比例完整的第一代機,除了掛載的彈藥是用沙子填充同比例重量之外,其它的都是完完整整白帝戰機的配置,造價早就破億,甚至接近10億了。
要知道,一般的航空器風洞實驗,剛開始都是簡化模型來跑的,還有進行各種聲學風洞、結冰風洞等,最後才進行完整跑。
反正冷方國等研究院的人在旁邊看得直咂舌,馬天有錢真能造啊,要是他們航空院這樣搞,早就被領導指著鼻子罵了:“還要不要過了?”
在幾個工程師的安置下,兩輛拖車開始拖著白帝戰機去另一間風洞測試間。
這是一個在地下建築的超級風洞,呈我們平時看到的圓形大理石石墩狀,高12米,寬10米。
除了兩邊有觀察的透明玻璃,其它都是特殊合金加超強混泥土製成的平面,底部則是呈五星狀的超強風扇。
風洞最大風速直接被馬天設計成10馬赫,所以對風洞建築的材質要求特別高,比如兩邊的觀察玻璃都是特殊的防彈纖維透明玻璃。
在最強10馬赫的氣流風速下,除了一些特殊的流線型物品,基本沒有東西能在風洞下堅持3秒。
在工程師的牽引下,白帝戰機進入到大型風洞裡,並且拆下了固定架,放置在風洞中間。
然後,工程師們陸續離開風洞測試車間,開始來到觀察玻璃處。
操作檯就設在右邊的透明玻璃後面,馬天身為總設計師坐在操作檯前,眼前的螢幕上則是白帝戰機的各個引數以及風洞風速顯示。
馬天檢查了最後一遍白帝戰機的資料,然後按下了垂直起飛鍵。
風洞裡的白帝戰機機腹下面的渦輪發動機開始轉起,藍色火焰的氣體開始從渦輪口噴出,飛機車輪也開始收縮回白帝戰機腹部。
不一會兒,白帝戰機就穩穩得懸空在離地3米處。
一旁觀察的工程師們也是開始握拳歡呼,這雖然是白帝戰機看起來輕描淡寫的一步,卻是代表著六代機最關鍵的垂直起飛技術,這項技術已經可以吊打全世界了。
馬天臉色嚴肅,觀察著白帝戰機身上各個引數的穩定狀況,待確定安全後,開始操控風洞風速。
風洞風速開始加速:
&n/s,5m/s……
隨著風洞的加速,白帝戰機尾部的發動機也開始加速,只有兩者的共同作用才能使白帝戰機穩穩當當停在中間,並模擬在高空飛速的情況。
很快,風洞的風速已經來到了0.4Ma,來到了低速風洞的最大閾值,此時的風速已經來到了136m/s,或許換成千米大家更直觀點。
也就是現在風速來到了490千米/小時,已經超過了大部分高鐵執行的最大速度,人跑進去,一秒鐘就起飛了。
白帝戰機的尾翼噴射的氣流也開始變強,用於抵擋著風速的衝擊,它依舊在空中保持著穩定的身影。
各種感測攝像頭也是捕捉著白帝身上的各種資料,包括氣流、承受力、震動幅度等等。
現在才0.4馬赫,已經把所有人的心吊了起來。
風速繼續增大,白帝戰機的發動機的功率也在不斷增加。
1馬赫,很快風速就來到了1馬赫,音爆雲開始在白帝戰機身上成形。
“一定要穩住啊!”冷方國透過玻璃看著在空中顛簸的白帝戰機,拳頭早已死死握緊,1馬赫是一道坎,邁過去就成功了一大半。
很快時間就過去了2分鐘,看著白帝戰機穩穩當當的身影,全場開始了第二次歡呼。
激動者已經互相抱在了一起,抒發著自己的興奮之情。
1馬赫實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