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冷方國有點不明白蘇錫華的意思。

“可能你們不熟悉馬總,馬總的技術真沒得說,從目前為止,我在技術上沒發現馬總錯誤過!”蘇錫華平淡得說道,似乎說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可是,冷方國加上後面的洪桓、刁玉軒、湯士鈺五人,已經震驚得瞪大了眼睛。

真有這麼誇張嗎?

冷方國知道馬天很天才,但是至今為止一個錯誤沒犯是不是太誇張了?要知道人又不是機器,怎麼可能一點錯誤都不犯?

怎麼他們有點不相信。

蘇錫華看著眾人迷惑的表情,也不驚訝,他不妨再說了一句來證明自己沒有吹牛壁:“再講一個馬總不可思議的事情,或許你們可能都不相信,馬總能口述現在我們所學的所有數學知識,一字不差!記住,是所有!”

“!!!”

“我的天!”

冷方國六人徹底震驚當場。

“代數、幾何、分析都能嗎?”

“不會吧,那得腦子記下多少東西!”

蘇錫華輕搖了搖頭,倒沒有再解釋,因為越解釋越離譜。

開完會議的馬天也是來到了自己的獨立實驗室,開始看起了蘇錫華這段時間留下來的11個重大問題:

1.電動發動機最大功率問題,目前設計的四個電動發動機能否滿足極速要求。

2.戰機續航問題,天明固態電池在白帝上的表現能否在熱障情況下,滿足恆定功率輸出。

……

一個個問題開始顯示在螢幕上,馬天也是臉色認真起來,開始一個個分析。

電動機最大功率,看來還是蘇錫華他們對自研電動機瞭解不夠詳細,不知道如何計算4.8馬赫下轉機引數變化。

不過,這影響因素確實挺多,既要考慮溫度、氣壓等影響,也要考慮轉動角向量等大小。

“天璣,幫我列引數,分別是溫度T、氣壓P、轉動角向量w1……”

“好的,馬天先生,已經幫你列出引數向量,天璣全程為伱的研究保駕護航!”

ρ=(P * T/(R * w1+12

I =(P^2 * sin(T/(w1 * cos(T+6

E =(T^2 + P^3*(w1^2*3

……

“天璣,幫我把上訴方程求E的解。”

不得不說,天璣在計算方面對馬天的幫助簡直是太大了,直接幫馬天節省了大量的計算時間。

這些複雜的公式,別說蘇錫華他們頂尖工程師了,叫螢幕前聰明的讀者大大們來,都要抓耳撓腮,看個半天,寫個“解”字。

所以,天璣的出現是必要的,而不能怕人工智慧危機而扼殺天璣的出現。

大約半個小時後,馬天就把第1個重大問題的計算結果給得到了。

答案是四個電動發動機採用多發形式佈置於白帝戰機腹尾10.812.8米處的話,是能夠輸出420KN的強大推力。

足夠滿足白帝的極速要求了,而且溫度和氣流等顛簸因素已經在方程中被計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