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馬天也是和學校溝通著星海創業專案落地的事情。

馬天計劃從天宇星海每年拿出1個億來,給湖大學生們創業訓練,採取門檻高、懲罰大,優勝劣汰的形式。

只要是對自己專案有信心,且有執行力的優秀學生,大膽來,只要透過評委們評審,起步資金就是10萬,直接給錢。

期間也會由天宇星海組成的專案評審專家們根據專案執行情況決定追加投資,上限暫定為100萬。

超過100萬,則會親自由天宇星海高管,比如鄭石見、蘇錫華他們這一級別過目,再好的涉及1000萬以上的投資,則副總級別比如吉磊明和李潤琪過目了。

超過1億,就是馬天這個boss級別了。

專案中不要怕失敗,而是看專案執行力怎樣,如果是想騙經費的,天宇星海的法律部不是吃乾飯的,湖大學校那邊也是最少記大過處分,甚至開除。

這個計劃一出,也是在大學的圈子裡驚起千層浪。

畢竟以前沒有一個企業家這麼幹過。

不是沒有企業家給自己母校捐過錢,但像馬天這樣捐的還真沒有,馬天這是完全不按規矩出牌啊,畢竟這樣幹,讓某些想順手弄點辛苦費的豈不是很尷尬。

因為誰都知道,身為“平頭哥”的馬天,真會把糊弄的人送進去的。

敢來騙錢申請專案的,就得做好隨時進去的準備!

當然,這是那些心術不正的人想法,大多數大學生還是比較單純的,紛紛支援馬天這一個專案。

他們本就是有理想、有志氣的有志少年,馬天這一專案就如及時雨一般,帶給了他們更大的希望。

該專案湖大官方釋出不到2天,就有很多學生按專案申請規則,遞交專案申請表到了米紹先這裡。

天宇星海派來的人辦事賊積極高效,反而弄得米紹先等學校裡的人不適應了。

原來,辦事可以這麼快嗎?

一群習慣了學校辦事風格的老師員工們,這段時間有點“羞愧”。

不過,他們“羞愧”的同時,第一批申請專案的學生,在專案申請透過不到3天內,銀行卡就真的打進了10萬塊了。

有人把這個打款記錄發到了空間,湖大學生們一個個看完都激動了起來。

從來沒有一個專案能有星海創業專案這樣高效,說打錢就打錢的,這也是讓湖大學生們徹底相信了這個專案的真實性,湖大學生們宣起了創業熱潮。

不過,很多人後面就被潑了一盆冷水,意識到什麼叫嚴進寬出了。

天宇星海派過來的評委可一個個都是眼光毒辣,在社會摸爬滾打十幾年的老員工,不靠譜的專案都被斃了,只有一些真正有亮眼的專案才會透過。

而且鐵面無私,壓根不看你是某某大佬的學生,或是父母是誰。

關係再大,在天宇星海面前也不值一提。

不過哪怕如此,依舊抵擋不住學生們的熱情,貼吧裡和空間裡有人炫耀評審透過,就是最大的刺激。這是來自天宇星海的肯定,都快趕上一張有份量的賽事證書了。

馬天只是前期推進了這個計劃,就沒再關注,對於他而言,每年1億算是小錢,如果真能培養出幾個人才的話,就回本了。

當然,前提是這些人才不出國,不過馬天有信心,華國的大學生們一定會對自己國家的科技越來越自豪的,因為有天宇星海在,有他馬天在。

馬天這段時間一直在帶著鄭石見等人搞真正的無人駕駛技術,相對於智慧大燈,無人駕駛技術要稍微難一點,因為要用到更多的感測器和處理晶片,還要搭建一個雲平臺來收集資料。

因為道路上的車況太多了,無人駕駛汽車肯定要實時記錄資料並儲存到他們天宇星海的伺服器的。

這也可以防止一些人出事故,怪在汽車身上,這個不是沒有前車之鑑的。

“馬總,目前在廠區的實驗車輛已經跑了168個小時了,實驗資料是合格的!”鄭石見找到馬天,彙報起了第一輛無人駕駛天明汽車在廠區公路實驗的情況。

前期為了穩妥起見,肯定是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實驗的,而且還必須有個司機在方向盤前照料著,隨時能接管汽車操作。

“嗯,不錯!”對於這個結果,馬天只覺得是在意料之中,畢竟無人駕駛演算法是他把關過的,有問題的機率很小,除非系統知識有問題,或者說硬體某些方面有問題他沒發現。

“下去先準備一批適用湖大的車子出來吧,然後我們去湖大。”對於去湖大實驗一事,米紹先已經幫馬天打通,路線也規劃了出來。

但是為了安全著想,馬天也是一穩再穩,決定前期先造一些觀光的旅遊車出來實驗,畢竟這樣的車慢,遇到突發情況也可以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