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再看看!(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來形容英格蘭隊的配合,對,那就好像有韻律一般,每個傳球速度都差不多,他們踢的不急不慢,整個球隊卻發揮的相當出色,讓德國人沒什麼太好的辦法,他們也只能回撤壓縮陣型來防守……”
“英格蘭隊的配合什麼時候踢的這麼順了?”
格雷厄姆‘驚訝’中,也說出了‘實話’,以前的英格蘭隊,有時候進攻速度非常快,可配合上總是出問題,流暢的配合,中途也會卡殼幾次。
現在就不一樣了。
球員之間傳遞速度不快,但卻一路暢通,往往一次攻勢,直到禁區附近,對方連球都沾不到。
這也讓比賽好看了許多。
實際上,英格蘭隊的攻勢,沒有像格雷厄姆說的那麼神奇,場上球員的跑動很簡單,傳遞也沒什麼精彩可言,唯一就是,他們一直在傳球,沒有人去特別自己帶球,傳遞也一直控制著速度,從後場到前場,傳遞速度都保持一致。
就是這麼簡單的打法,讓德國隊卻沒有太好的辦法。
怎麼回事?
德國隊主帥勒夫看著比賽,臉色稍顯濃重,他也能看出英格蘭隊的配合並不複雜,再加上傳遞速度不快,正常來說,德國隊是很容易防守的,可比賽中,德國隊卻很難搶下球。
那麼究其原因,其實還是英格蘭球員的跑動。
只有正確的站位,才能讓傳球的球員,準確的把球傳過去,接球的球員也不受影響的接到傳球。
這或許才是那個中國人,帶給英格蘭隊最重要的東西!
讓勒夫頭疼的,還是英格蘭隊的速度,可以看到,對方一直在控制速度,德國隊一直試圖加快速度,可足球到了英格蘭隊手裡,速度立刻就慢了下來。
這是英格蘭隊的習慣,還是他們有意這樣做?如果英格蘭隊是在有意控制速度,那麼可以想象,比賽真有點不好打了。
勒夫不由得看了一眼英格蘭隊教練席。
那個中國人就站在場邊,對比賽非常的關注,要是對比兩人的狀態,明顯坐在位置上的勒夫更安穩,可勒夫卻知道,局勢對德國隊才有些不利。
在執教德國隊之前,勒夫一直擔任克林斯曼的助手,這麼多年下來,他對德國隊非常瞭解,知道球隊的優點,也知道球隊的缺陷,球隊對於比賽節奏的把控,一直都是個大問題。
這是解決不了的。
關鍵還在於,整個德國足球的大環境培養出來的球員都有些古板、執拗,成長之後的球員,創造力就存在缺陷,尤其那些效力在德國聯賽的球員,就更是如此了。
全隊最有創造力的球員,也只能是厄齊爾了。
厄齊爾自成年後,先是效力英超曼城,之後就去了西班牙馬德里競技,可以說,就是那個中國人一手培養出來的球員。
厄齊爾真是相當出色。
在勒夫看來,厄齊爾的技術達到了職業球員的巔峰,大局意識也相當好的,組織進攻方面,比施魏因施泰格要強出不少。
可這樣的球員,在馬德里競技只是邊前衛!
勒夫有點理解,為什麼馬德里競技上賽季能拿到西甲聯賽,國王杯以及歐冠冠軍的大滿貫了,也對作為馬德里競技、英格蘭隊核心的莫瑞斯更警惕了能讓厄齊爾甘心打邊前衛,可以想象,莫瑞斯會出色到什麼程度?
比賽之前,厄齊爾還和隊友說起,“比賽一定要小心,我們老大可不好對付,他總是有辦法讓比賽對他的球隊更有利!”
在德國隊更衣室中,厄齊爾非常有地位,他是全隊的核心,也是身價最高的德國球員,在比賽中的表現所有人都能看到,之前的小組賽,再包括八強站,厄齊爾打入了3個進球,僅次於前鋒戈麥斯,是全隊進球第二多的球員。
3個進球,並不足以詮釋厄齊爾的表現。
在比賽中,進攻核心的地位暫且不談,他還有3次助攻資料,同時,他的三個進球,有兩個都是自己創造的機會。
整個德國隊中,能自己創造機會,並且自己把球打進的球員有幾個?就連出色的托馬斯穆勒都不行。一些德國球迷,把厄齊爾稱為‘德國隊的梅西’或者‘德國隊的C羅納爾多’!
比賽這樣進行下去,明顯對德國隊不利,那麼現在,就該讓厄齊爾發揮了吧!
勒夫有了決定。
但比賽才剛剛開始,他還沒有下定決心,因為那是一種戰術的小調整,厄齊爾是全隊核心,把他的位置解放出來,也就表示必須安排施魏因施泰格來組織進攻。
這種調整不是輕易能做出的。
“再看看!”勒夫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