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格林,不要放水!(第1/3頁)
章節報錯
英格蘭隊的點球大戰歷史,就是一部讓人痛哭的悲劇。
1996年本土歐洲盃上,英格蘭隊在點球大戰上4比2擊敗了西班牙隊,那是唯一一次勝利,卻也要追溯到16年前了,當年的歐洲盃,他們半決賽和德國隊依舊進行點球大戰,最終5比6輸掉了比賽。
再到1998年法國世界盃,英格蘭點球倒在了八分之一決賽,然後是2004年歐洲盃和2006年德國世界盃,他們兩次碰到葡萄牙,都輸在了點球大戰上,之後的英格蘭隊並非點球變好了,而是成績變差了:他們甚至都沒有踢點球的機會,就被對手擊敗,或者小組賽被直接淘汰。
這種歷史也讓英格蘭在面對點球大戰時,總會有一層深厚的心裡陰影。
萬勝正在為此擔心。
英格蘭隊的實力肯定不用擔心,有著足球訓練大師的技能加成,‘射術’一項就能讓球員的點球成功率大增,可要是球員有心裡陰影,到了比賽場上踢不好,就算技能加成效果再好,也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在備戰四分之一決賽過程中,萬勝只能讓球隊多多練習點球。
同時,門將的訓練也很重要。
喬哈特是個反應相當快的門將,個人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但撲點球很多時候還是要憑運氣,到了真正的點球大戰中,能撲中幾個也是問題,萬勝乾脆把‘國家賽事榮譽光環’的效果,放在喬哈特的反應速度上,讓他帶著‘技能效果’去做訓練。
這有一個好處,就是讓喬哈特適應‘技能效果’。
往往‘技能效果’加在一個球員身上,並不能體現百分之百效果,因為球員更適應自己之前的能力,比如喬哈特,他撲點球有個習慣,就是提前做出判斷,然後提前朝一個方向撲過去。
這是很多門將的做法。
點球速度太快,等真正判斷好,動作就跟不上了。
有了‘國家榮譽光環’帶來的百分之10反應速度加成就不一樣了,喬哈特還是沿用以前的撲救方法,技能效果也無法體現出來,他必須換一種方法,那就是做出準確的方向判斷,然後再施展動作進行撲救。
在判斷過程中,喬哈特不需要判斷球的路線,只大體判斷足球的方向就足夠了,撲救點球就是個成功率的問題,如果對方踢出了角度,又打上了力道,幾乎是不可能撲到的。
萬勝指導喬哈特撲救方法,他就像是個職業門將教練。
要是換了其他門將,一定不會認可萬勝的方法,但喬哈特不一樣,他之前在曼城就是萬勝手下的一員,對萬勝無比的信任,他耐心聽著講解,並按照萬勝的要求去撲救。
在訓練的過程中,喬哈特很快發現自己撲救的效率變高了。
門將是和球員一起聯絡的,剛開始喬哈特的成功率不高,但漸漸的撲出的球變多起來,這給練習點球的球員帶來不小壓力。
“喬,我都從來沒發現,你撲的這麼準!”
“要是真到了點球大戰,你一個人就足夠了!”
“我們有喬,一定會取勝的!”
在隊友的讚揚中,喬哈特一直笑著,心裡也充滿了自信,當天下午訓練結束之後,在酒店門前,喬哈特被記者攔住,就無比自信的表示,“如果比賽真的拖到點球,勝利肯定屬於我們。我們不懼怕和義大利罰點球決勝。”
“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冠軍,義大利是出色的球隊,但我們不懼怕任何對手。如果比賽需要透過點球大戰決勝,我也已經準備好了!”
當記者問到英格蘭是否準備和義大利點球決勝負時,喬哈特說道,“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點球大戰,但很多時候比賽會進行到那一步,我做了很多準備,做了很多針對性的訓練,我還注意了義大利隊部分球員的罰球習慣,但或許,每個人都會在最後時刻改變這一切。”
第二天的備戰繼續正常進行,到了下午依舊是兩個小時的點球訓練。
萬勝很快發現一個問題:讓喬哈特和其他球員一起訓練點球,是個錯誤的做法,因為喬哈特撲救的效率比較高,會給其他球員踢點球的信心造成巨大的打擊。
英格蘭隊球員踢點球本來信心就不足,再這樣訓練下去,到了點球大戰,球員信心會變得更差。
必須要分開了……
萬勝決定讓第二門將格林和第三門將魯迪一起和其他球員訓練,喬哈特則去做專門的門將訓練,他當然不能說喬哈特撲救太準,給其他踢點球的人造成心理創傷,給出的理由是,“喬哈特需要特訓!”
大家勉強接受了這個理由。
在更換門將之後,其他球員踢點球的效率明顯的變高了。
喬哈特做專門的門將訓練就好了,也不用萬勝親自指導什麼,於是萬勝就和加里內維爾一起對球員的點球訓練做指導。
“你們要在比賽裡發揮自己的特長。”
“踢點球也一樣,按照自己的習慣去踢,不要去寫別人,很多人追求角度,很多人追求力量,按照習慣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