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萬勝沒有任何換人舉動,就難免被媒體認為是“萬勝已經任命了”,或者“萬勝對一個客場進球已經滿意了”。

這樣想無可厚非。

前者不去多說,尤其是後者,國王杯是兩回合賽制,第一回合的客場進球確實無比重要,皇家馬德里扳平了比分,可伯納烏球場進行的比賽,即便是追平,皇家馬德里其實還是在劣勢中。

支援皇家馬德里的媒體,希望皇家馬德里能夠繼續努力爭取反超比分。

支援馬德里競技的媒體則有點暗暗著急。

其中很多人都想跑到萬勝面前大喊,“可不能有個客場進球就滿足啊!比賽這樣下去,皇馬很快就進第二個球了!”

————

那些媒體想的其實和比賽局勢也有關係,比賽重新開始之後,皇家馬德里繼續對馬德里競技球門發動猛攻。

馬德里競技依然選擇穩固防守,和之前的比賽沒什麼區別。

皇家馬德里的進攻連續性很強,他們壓著馬德里競技再打,一波攻勢維持了四分鐘,四分鐘時間裡,有兩腳射門,雖然沒有形成進球,但足以看到馬德里競技的被動。

任何進攻不可能一直持續,足球還是落到了馬德里競技球員腳下。

勞爾加西亞並沒有開大腳,而是短傳給了接應的路易斯佩雷亞。

穆里尼奧可不會疏忽對馬德里競技的研究,他對萬勝的風格很清楚,在他看來,萬勝的球隊一直都非常擅長短傳配合,長傳則打的非常少,所以他要求球隊對馬德里競技進行前場壓迫,不斷的壓迫會讓馬德里競技後場短傳配合遇到困難,很難利用短傳把球送到前場。

這樣就能夠對馬德里競技進行壓制。

全場比賽,皇家馬德里也是這麼做的,並且效果相當不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持續對馬德里競技球門展開圍攻。

但這種壓迫不可能一直成功。

在足球到了莫瑞斯腳下時,馬德里競技的傳球明顯提升上來,速度有了,節奏就有了,節奏加快也導致皇家馬德里無法第一時間對持球球員進行緊逼。

當伊斯科拿到球的時候,迪馬利亞就沒能夠第一時間過來緊逼,等他想這麼做的時候,伊斯科已經帶球向前跑了兩步了。

看到伊斯科後場獨自帶球,迪馬利亞還是有些佩服對方的,因為伊斯科只是個年輕球員,沒有什麼名氣,在這種大賽裡,能有首發機會已經相當了不起了,更別說之前差點為馬德里競技創造出點球機會,現在對方在後場拿球,居然敢自己往前帶,這需要很穩定的心態和勇氣。

但這也是迪馬利亞的機會。

只要能把球從伊斯科腳下搶下來,他就很可能直接對馬德里競技球門造成威脅。

於是迪馬利亞使出渾身解數,想要影響到伊斯科,可當他貼近兩步的時候,伊斯科很冷靜的把球推給了勞爾加西亞。

迪馬利亞無功而返。

他沒有放棄,而是注意著伊斯科的跑動,想要限制伊斯科這個接球的點,就在這時,伊斯科開始往前跑,他和勞爾加西亞以及邊路雷耶斯,形成了一個明顯的三角。

在三角中間,有迪馬利亞和卡卡兩個球員。

卡卡要去搶勞爾加西亞,勞爾加西亞就把球傳給了雷耶斯,迪亞利亞不可能放任雷耶斯帶球,因為他知道雷耶斯的速度非常快,還依靠自己的能力攻破了皇家馬德里球門,所以他只能去逼搶雷耶斯,然後雷耶斯又把球傳給了伊斯科。

這時伊斯科無人防守,他從容的把球帶過了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