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玩笑道。

武海波一愣,旋即點頭道,“就是那個‘武’,你真是幽默。”說完,他拿過揹包,找到紙和筆,很認真的問道,“萬勝先生,我是《足球週刊》的記者,我代表《足球週刊》,想對您進行一次專訪。現在可以開始採訪了嗎?”

萬勝點頭,“可以了,但是,我能先問你個問題嗎?”

“啊?好的,您問。”

“我見過很多的記者,也有很多國內記者,但一般他們都會自持身份,不會像你這樣,像是狗仔隊一樣,24小時全天候跟著……你懂我的意思嗎?”

武海波疑惑點頭。

“那麼,你能說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只是為了工作?”

聽到這個問題,武海波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抬起頭,說道,“我只是想採訪你。”

“一般記者,幾次不成功就會放棄了,你在曼徹斯特這麼久,應該知道我不會在私人時間接受採訪。”

“可我必須採訪到你……”

“理由?”

“我需要做好工作。”

“為什麼?”萬勝有些不明白,他凝視著武海波雙眼,認真的問道,“我想,你的公司派你過來,不過是想碰碰運氣,或許都沒指望你能採訪到,那麼你為什麼還要這麼堅持呢?”

武海波嘆了口氣,道,“工作壓力,生活壓力!”

“如果我完不成採訪,上級一定會扣我的薪水,甚至……我可能會為此丟了工作。”

武海波做事其實很精明,否則之前也不會把自己負責的板塊做的那麼好,只是他沒想到上級會搶了他負責的內容,自己的工作成果也被搶走了。

上級做出這種事情,又把他外派到了英國,做一份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目的是什麼?很可能不止是調動的問題,甚至不僅僅是薪水、獎金,或許,上級就是要找一個理由把他……辭退。

他知道自己為了整個家庭,不能冒這個風險,必須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繼續留在崗位上幹下去。

如果被辭退了工作,再找一份類似的可不容易。

幾年的打拼也都成為水漂,變得一文不值。

武海波心裡很憋悶,但他卻非常現實。

情況就是這樣,接受也要接受,不接受也要接受,他沒有辦法只能儘可能把工作做好。

聽了武海波的描述,見了他臉上苦悶的表情,萬勝也對他有些同情,但他不是憤青,更不是聖人,武海波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並不能夠確定,即便對方真遇到這種事情,也和他沒有任何關係,像是這種事情,不止是國內,全世界到處都有,比武海波可憐的人也多的是,他不可能管的過來。

所以萬勝聽罷,只是安慰了下他,然後兩人就進入了正式的採訪環節。

武海波的採訪主題是“就中國香港奪取亞洲盃來談論中國奪取亞洲盃的可能”,或者可以簡單理解為,讓萬勝談一下中國足球的發展。

這是國內的焦點話題。

七月份,中國國家隊遭遇在亞洲盃小組被淘汰的‘恥辱’,作為亞洲盃歷史積分第三的球隊,居然小組就被淘汰,連八強都沒有進入,不是恥辱又是什麼?

在亞洲盃賽後,中國隊的歷史積分也從第三下降到了第五。

之後有很多人批評中國國家隊,就怎麼讓國足打的更好的問題展開討論,換帥是一定的,但僅僅是改造現有的國足,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國內大部分都清楚,中國足球之所以成績差,踢不出來,不止是一個球隊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在體育方面的體制以及國內的足球氣氛大環境造成的。

在這種認知下,國足參加亞洲盃,甚至都不以亞洲盃冠軍為目標,只希望成績能說的過去。

中國足球的發展也變成了一個長遠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萬勝帶領中國香港取得了亞洲盃冠軍,那是一個亞洲盃的奇蹟,也證明了萬勝本人的執教能力。

國內很多人就說了,“如果萬勝能執教中國隊,中國隊的成績也能好上許多。”但短期內是不可能的,原因也很簡單:中國足球請不來萬勝。

重點一方面在於,帶隊中國吸引力實在不高,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萬勝的薪水實在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