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單單是對他們,那些鼻子高高翹起的歐洲媒體記者,想要採訪也同樣要看萬勝的臉色。

正是這個原因,讓前來的中國媒體記者心裡平衡了。

要知道,其實在英國,黃面板的東亞人,還是會受到一點歧視的,那些歐洲人看亞洲人總是有些高高在上,儘管政府和機構一直宣稱什麼‘人人平等’、‘打擊種族歧視’之類的話,但普通人他們根本是沒辦法管的。

在英國足球方面,中國媒體記者想進入一些俱樂部採訪,可不是說進就進了,他們要去辦理很多證件、證明之類的東西,還需要俱樂部對外開放才能進入。

所以他們很難一線的接觸那些明星球員。

到了曼城俱樂部就好上許多,因為萬勝是個中國人,俱樂部還有孫季海和王小雷********球員,曼城俱樂部工作人員,對待中國媒體還是很和善的,給了他們和本地媒體同等待遇。

這已經相當了不起的,畢竟來採訪的曼徹斯特本地媒體,是絕對親和曼城俱樂部的,那是曼城俱樂部的‘自己人’,也就是說,曼城俱樂部把中國媒體也劃到了‘自己人’行列。

但不管怎麼說,要採訪到萬勝,還是很困難的事情。

那些國內的大型體育媒體都知道,來曼徹斯特進行採訪是個艱難的工作,因為到來之後,在俱樂部門前呆幾天,都不一定能夠採訪到萬勝本人。

或許運氣不錯,能遇到孫季海、王小雷,說上一兩句話,運氣不好就是一無所獲了,到時候受了幾天罪不說,幾天沒有工作成績也會受到領導批評。

總之,這是個‘艱難’的工作。

但是,曼城俱樂部門前,還是總有‘新人’加入,這些‘新人’或許是因為想要碰碰運氣,或許就是領導的指派工作,不管是什麼原因,來採訪的媒體記者群中,也總少不了‘新人’的身影。

武海波就是一個新人,他是《足球週刊》的記者。

他不是主動要來採訪的,而是被領導指派工作,前來曼徹斯特做採訪。

《足球週刊》是一家中型體育媒體,主要還是針對國內的足球做報道,但亞洲盃過後,他們也必須要找一些其他話題來吸引讀者,總是報道中國國內的足球,只會讓他們的銷量遞減。

為了公司的發展和業績,他們就必須外派記者到國外來採訪。

武海波就是這樣被指派來的,他的工作任務就是要對萬勝進行專訪,話題中心是‘就中國香港奪取亞洲盃來談論下中國隊奪得亞洲盃的可能’。

主題是好的,採訪工作也是很認真的,但是想要完成工作卻萬分艱難。

‘萬勝很難採訪到’,這在國內體育媒體行業圈子裡不是秘密,所以這項工作,《足球週刊》內部幾乎沒人想做,因為根本就很難完成,不完成工作就會影響全年的獎金,甚至是直接的薪水收入。

武海波在《足球週刊》工作幾年了,期間一直勤勤懇懇,工作態度十分認真,也做出了不少業績,之前他專門負責一個‘歐洲足球專題評論’的板塊內容,得到了讀者廣泛好評,促進《足球週刊》銷量增加許多。

由此,武海波每年的獎金都比別人多發一些。

本來武海波有工作能力,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好像就能夠得到上級重視,從而事業和生活都會蒸蒸日上。

但國內很多企業就是這樣。

你有了工作成績,並不意味著什麼,因為你只是一個普通員工。

當你的工作成績讓領導都眼紅的時候,那麼你就悲劇了,因為那完全可以直接變成領導的工作成績。

(PS:這不是憤青的說法,類似的事情太多了。我姐姐在探礦研究所工作,她的上司我認識,很有本事,建立了一個海洋專案很賺錢,結果上級領導就想把他掉走去其他部門,自己來負責這一塊。

因為是領導,有權利對下屬進行工作調整,這種事不違法,‘受害人’很難‘抵抗’,要麼辭職走人,要麼聽從安排。

於是鬧到現在,她的上司憤怒的都打算辭職單幹了。

這種事很多,覺得沒什麼,但在自己周圍發生,聽了總歸讓人氣憤。)

於是,武海波也悲劇了……

他被調離職位,‘搖身一變’成了外派記者,還美其名曰‘升職’,領導還說了,能夠完成工作還有額外的獎金。

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武海波不可能直接辭職,那樣家裡將會沒有收入,就算心裡再氣憤,他也只能聽從安排,來到英國做採訪。

武海波之前一直在國內工作,英文並不是很出色,只能和人進行簡單的交流,自然,到了英國之後,遇到操著‘本土鼻音腔調還經常快捷發音’的英國人,就只能碰一鼻子灰了。

經過了一番折騰,他從倫敦來到了曼徹斯特,在來到曼城的訓練基地門前。

那些‘蹲在’門前的記者們,看到有新人來,臉上都帶著‘前輩’的微笑,然後就對武海波做了‘指導’,“你是來採訪萬勝的?”

“那肯定沒戲了!就等著完不成工作吧!萬勝從來不接受採訪!”

“你和上司多說說,這工作真心沒辦法完成啊,你追著採訪也不行,警察會管的……”

“要是讓附近的警察知道你騷擾萬勝,你就慘了!你不知道,這裡可都是曼城球迷,警察也一樣,他們對萬勝很崇拜……”

武海波聽的冷汗淋漓,頓時他對自己的工作都不抱什麼希望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