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一無是處(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媒體流傳萬勝可能接手中國香港隊,到香港足球總會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萬勝成為香港隊主帥,在這段時間內,萬勝就只是剛來香港幾天,根本沒有見過過香港隊,沒有帶領香港隊做過任何一次訓練,這些對媒體來說不算是秘密,可現在萬勝卻說帶隊目標是爭取冠軍?
他還沒見過香港隊吧?
眾多媒體聽到這個訊息,下意識就覺得不可思議。
香港隊……亞洲盃奪冠?這是要比2004年歐洲盃上的希臘神話更大的神話吧!
可神話再大一點,那就變成笑話了!
不少媒體都覺得不敢置信,他們甚至覺得自己是聽錯了,否則怎麼會聽到香港隊和奪冠產生關聯?一再確定,萬勝確實說出了奪冠的目標後,媒體就覺得這個年輕人一定是瘋了!
香港奪冠……哈哈!
這是2007年度最佳笑話!
只可惜愚人節早就過去了,根本沒辦法用說笑來解釋。
或許這個年輕人是認真的,他在英格蘭帶隊成績很出色,但他帶領的是曼城,曼城本來就是英超勁旅,再加上俱樂部轉會,能給他帶來想要的球員,自然就有可能去爭奪冠軍。
香港隊則不同了。
香港的職業球員就這麼多,根本沒有多餘的球員,甚至香港隊裡,還有兼職的球員,他們光是依靠踢球,很難養活自己,這樣的一支半業餘球隊,又怎麼可能去爭奪亞洲盃冠軍呢?
太不切實際了!
當萬勝說出奪冠的話,就連香港足球總會主席梁硿德都苦笑不止,他都不知道是應該支援萬勝,還是什麼,別說奪冠什麼的,他覺得小組出線都是不可能的,畢竟香港隊太‘業餘’了,亞洲末流的球隊想要在亞洲盃決賽圈出線,實在太艱難了點。
中國媒體記者有個優點,他們不會當場反駁什麼,他們很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只是個記者,所以在萬勝說完奪冠的目標後,他們雖然覺得那不太可能,現場卻沒有記者站起來駁斥。
但之後的報道就肯定有了。
像是《東方日報》、《大公報》等諸多香港主流媒體,全都對新聞釋出會上萬勝所說的目標進行了報道,並且還做出了一些評論。
《大公報》的語氣更強烈一些,他們認為萬勝是‘執教大球隊習慣了’,“他完全不瞭解香港隊的現狀,下意識就覺得自己帶領球隊的目標就是冠軍,可這根本不實際,或許在執教香港隊失敗後,他會後悔接手香港隊,因為香港隊根本沒有實力在亞洲盃取勝什麼好成績,出線已經是‘不可想象’的好成績了!”
“不可否認他是個世界一流的主教練,但在帶小球隊方面,他並沒有什麼經驗,香港隊更應該注重實際一些,和強隊去比賽,吸收其他球隊的經驗,提高全隊球員的素質,近而提高香港足球的整體水平,這才是香港隊最應該做的。”
《東方日報》的文章,是年輕的方永生寫的,作為年輕人更富有激情一些,他就讚揚了萬勝的精神,“他是一個富有激情的主教練,這從他的話語中就能聽的出來。他執教香港隊,肯定能給香港足球帶來一些新的東西戰術理念、比賽的經驗等等,香港足球總會做出了一個好的決定。”
在肯定萬勝的能力之後,方永生又寫到,“不過香港想要奪冠是不切實際的,或許我們該提醒他做好心理準備。把目標放的高、放的遠很好,可放的太高、太遠,當輕易失敗的時候就很難接受結果,香港隊還是以小組出現為目標是最實際的。”
香港主流的《東方日報》和《大公報》都這麼認為,可以想象全香港媒體對萬勝所提出的‘冠軍口號’是有多麼不看好了。
中國內地的媒體,報道的情況也類似。
一些內地的媒體就說道,“中國隊再弱,也要強於中國香港隊。這屆亞洲盃,‘朱家軍’都不敢把目標放在奪冠上,中國香港又有什麼底氣說要奪冠?”
“三年前的7:0還歷歷在目,中國香港是亞洲末流,他們把目標定在出線已經是不可思議了。”
“亞洲盃決賽圈,總共有16支球隊參加,小組出線也就意味著進入八強,這對香港隊來說,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成績了,香港隊應該更務實一些,利用參加亞洲盃的機會,多增加一些大賽經驗,這才是他們應該做的。”
中國內地的媒體,還從各個球隊的角度分析了這屆亞洲盃的激烈程度,認為香港‘想要出線也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香港隊是被分在A組的。
A組中,種子球隊是澳大利亞,這支球隊實力完全高於亞洲水平,另外,小組中還伊拉克和泰國,伊拉克也是一支實力強勁的隊伍,是A組出線熱門,相比之下,泰國的實力要差一些,可和香港隊相比,泰國也算是強隊了。
所以說,中國香港想要從A組出現是很不切實際的。
“如果他想說出‘冠軍’的口號,也應該在小組出線之後。”《足球週刊》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