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儘管厄齊爾是沙爾克04的年輕天才,在德國足球也有那麼一點點名氣,可身價卻一直提不起來,曼城才能僅僅花費300萬歐元就等到他,即便這個身價,也足夠讓沙爾克04滿意,同時讓很多媒體詬病了,他們認為這筆交易非常的不值。

但現在有了這個歐洲冠軍聯賽小組賽的進球,就有德國媒體笑稱,“光是這一個進球,曼城就都賺回來了。”

當然,這有誇張的成分,但真算下其實也不為過。

按照本賽季歐足聯做出的歐冠預算,所有歐冠比賽會給帶來七億歐元的收入,其中有五億三千萬歐元都會作為獎金進行分配。

小組賽的出場費是四百四十萬歐元:每支參加小組賽的球隊將先拿到兩百萬歐元的酬金,小組賽每場的出場費則為四十萬歐元。

同時,每場比賽的勝利的獎金也十分豐厚:小組賽的獲勝獎金為六十萬歐元,平局球隊將有三十萬歐元入賬。

每支進入十六強的球隊將會再獲得兩百二十萬歐元的酬金,八強兩百五十萬。進入半決賽的球隊會有三百萬歐元入賬,最後的冠軍球隊還將會得到七百萬歐元,亞軍也有四百萬歐元的補償。

這個意義上講,32支進入小組賽的球隊都已經有四百四十萬歐元穩進腰包,再加上電視轉播以及球票分成、周邊等收入,每支參加歐冠小組賽的球隊,都能夠有近千萬歐元進賬。

論起單場比賽,光是戰勝皇家馬德里,就能讓曼城多出三十萬歐元收入,也就是說,厄齊爾的進球至少價值三十萬歐元,這個進球還讓曼城無壓力的拿下一個晉級十六強名額,再加上勝利帶來多出的電視轉播分成,以及獲勝給曼城名氣影響、球市的活躍,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厄齊爾的進球價值肯定超過百萬歐元。

所以德國媒體的說法並不為過。

在報道球員表現之餘,媒體感到不可思議的還是曼城在歐冠的成績。

G組被稱為‘死亡之組’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就算是‘最不被看好’的曼城,也是上賽季的英超冠軍,而皇家馬德里和拜仁慕尼黑都是歐洲豪門,是歐冠淘汰賽的常客,甚至是歐洲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結果三輪比賽下來,曼城三戰全勝全取9分。

不少媒體在感嘆成績之餘,也發出了疑問,“曼城是怎麼做到的?那個中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夏天裡沒投入多少的曼城,為什麼會踢的這麼好?他們真的有這麼強的實力?”

當然,曼城成績好,對英格蘭足球整體是個好訊息,這代表英超聯賽會贏下更多的歐足聯積分,這對於擴大英超聯賽的影響力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英格蘭媒體對本國球隊在歐冠賽場成績好是喜聞樂見的。

不管曼城在英格蘭有再多的死敵,但那也是內部矛盾,地區、區域足球的矛盾,所以在對外方面,英格蘭媒體都會支援本國的球隊,所以在曼城取勝後,英格蘭媒體一致對曼城展開各種讚揚。

這方面英格蘭和西班牙是不同的。

西班牙足球裡,巴塞羅那和皇家馬德里是絕對的死敵,這完全是‘政治’的影響下造成的。

加泰羅尼亞人根本不滿馬德里的統治,他們一直想要從西班牙分裂出去,儘管政治環境和歷史導致現在根本不可能實現,但和首都的矛盾卻是刻骨銘心的,於是矛盾就轉移到了足球領域。

所以當皇家馬德里成績不好的時候,支援巴塞羅那的媒體可不會報以同情,他們只會出言諷刺,甚至是歡欣鼓舞的慶祝,當皇家馬德里和其他國家球隊比賽的時候,他們也會支援其他球隊,希望皇家馬德里失敗。

這就是兩者之間的仇恨程度。

在這一點上,曼城在英格蘭的足球環境要好的多了。

這裡就可以想象,皇家馬德里回到西班牙後,主帥卡佩羅將要面對怎麼樣的壓力了。

當然,這就和曼城無關了。

在比賽結束的賽後,英格蘭媒體也不全是曼城的正面訊息,有幾則訊息也引起了不小的關注,那是關於曼城中場喬伊巴頓的。

喬伊巴頓是出身曼城青年隊的球員,自小他就是曼城的天才,正為職業球員後,他也一直在為曼城征戰。

如果喬伊巴頓能表現再好一些,又或者在基岡執教時期,曼城的成績能更好,那麼喬伊巴頓就可以和利物浦的傑拉德相比,兩人都是打上球隊標籤的球員,可以代表各自的球隊。

這則訊息就和喬伊巴頓有關。

喬伊巴頓的經紀人維利麥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巴頓在曼城的出場時間越來越少,他不是很受主教練萬勝喜歡,所以他已經有離開的打算。”短短的一句話,卻引起了悍然大波!

雖然這句話是維利麥凱說的,喬伊巴頓本人並沒有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定和喬伊巴頓有關,否則維利麥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這條訊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那可是喬伊巴頓!

雖然喬伊巴頓素有‘壞小子’之名,無論場上還是場下,總是有他不安分的訊息,可總歸他出自曼城青訓,是純正的曼城人,他在曼城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所以當聽到他要離開的訊息,很多媒體都爭相來到曼城訓練基地,希望能採訪到喬伊巴頓本人來證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