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歐冠小組賽第二回合比賽,曼城客場擊敗拜仁慕尼黑,取得了小組兩連勝戰績,並以此積6分,一躍成為小組第一,這個結果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所以當賽事全部結束,媒體和球迷都在討論這場比賽。

德國《踢球者》用‘神奇’來形容曼城的取勝,“這簡直太神奇了!曼城取勝?賽前誰能想到呢?任何一個對德國足球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英超冠軍是不好對付的,但再悲觀的球迷也不會認為拜人會在安聯球場輸球。”

然後《踢球者》說起了整場比賽,評價了兩隊的表現,“曼城全場表現非常出色,他們在上半場就取得兩個進球,每個位置上的球員都發揮的不錯,像是中場中路的莫瑞斯和大衛席爾瓦,更是表現惹人眼球,曼城的兩個進球,就要歸功在這兩名球員身上。下半場拜仁找回了一些狀態,很可惜他們已經失去了太多的時間,終場結束前,拜仁配合打入一球追回一分,但到了那個時候,任何人都知道,他們卻已經無力迴天。”

接下來《踢球者》批評了拜仁的狀態,“他們理應表現更好,尤其是在安聯球場,可他們沒有。”

“夏天裡,巴拉克走了,對拜仁是個沉重的打擊,但幾個新球員的加盟,足以彌補球隊的損失,可球隊主帥馬加特似乎還沒有讓全體球員適應過來,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巴拉克的離開,讓拜仁成為了歐洲賽場普通的球隊,甚至在國內都失去不少競爭力。主教練馬加特必須肩負起責任,他需要讓所有人知道,現在的拜仁仍舊是歐洲豪門!”

《踢球者》是德國的媒體,報道內容自然偏重於拜仁,取勝的曼城就略微一提,幾個表現好的球員,也只提到了大衛席爾瓦和莫瑞斯,但當視線回到英格蘭,就完全不同了。

對《衛報》來說,沒什麼比誇讚曼城更令人身心愉悅的了,所以他們用大幅篇章介紹比賽過程,像是《英格蘭足球報》和‘天空體育’一樣給每個曼城球員,介紹每個球員的表現,其中得到評價最高的是莫瑞斯和大衛席爾瓦,兩人都得到了《衛報》給出的8.5分,這幾乎等於‘理論上’的滿分。

由於這個評價,和比賽場兩個進球的表現,大衛席爾瓦和莫瑞斯,被媒體和球迷喜聞樂見的按上了一個綽號‘雙星’,寓意為比賽場上的兩個明星,他們在和拜仁的比賽中表現也配的上這個稱呼。

然後《衛報》在接下來描述球員表現時,就直接用了‘雙星’的稱呼,對兩人完全不吝嗇讚美之詞,那些話語聽著就好像兩人已經成為國際級巨星一樣,以至於看到這些報道的曼城隊友,在看到莫瑞斯和大衛席爾瓦都跑過來引用其中的話來打趣

“這不是我們的‘雙星’嗎?”

“……他就像是1986年世界盃上的馬拉多納一樣,他重新用雙腿重複了那段歷史,面對強勢的拜仁慕尼黑,他連續晃過包括門將卡恩、巴西中衛盧西奧在內的四名球員並把球準確的傳到隊友腳下……”

“……比馬拉多納更強的是,在射門的關鍵時刻,他還能夠保持冷靜,無私的把球交給隊友……”

然後是席爾瓦

“他是一個來自西班牙的年輕人,但未來一定是因扎吉和亨利的結合體!在門前面對拜仁整條防線,他打出了最詭異的射門,讓號稱‘世界第一門將’的卡恩防不勝防!”

“他的進球幫助曼城在安聯球場取得勝利,才剛年過20,他就已經做出瞭如此成績,變得如此偉大……”

“……”

當聽到這些讚美聲,就連一向沉穩的莫瑞斯都有些臉紅,更不用說還有些稚嫩的大衛席爾瓦了,西班牙小子總是低著頭一副很羞怯的樣子,更是讓曼城隊友們感覺好笑。

《衛報》的讚美評論,雖然說的有些過頭,但這也證明了莫瑞斯和大衛席爾瓦表現得到的肯定,他們確實是曼城取得勝利的大功臣,在比賽裡表現也確實非常的出色。

可以想見,今後‘曼城雙星’的稱謂就會傳播開來,以後球迷提到曼城一定會想到曼城雙星莫瑞斯和席爾瓦。

《衛報》最後對萬勝的報道還是很直白的,他們引用了萬勝在新聞釋出會前後所說的話,並作出了相關評論,“對於主教練萬勝來說,帶隊取得勝利就是最大的戰果,曼城客場擊敗拜仁慕尼黑,他和他的球隊成功了!賽前他說要證明曼城是G組最有希望出線的球隊,他做到了。賽後他用惹人眼球的經典話語,說出了自己對球隊的信心。”

“‘因為曼城的主帥是我,萬勝!’,這表達了無比的自信,我們應該把它載入曼城俱樂部史冊!”

當然,在《衛報》口中的自信,到了其他媒體口中,就變成了‘狂妄自大’、‘僥倖打贏一場,就如此囂張’之類的了,發出這些聲音的是曼城敵對媒體,其實他們還是很鬱悶的,因為曼城強勢贏下了拜仁慕尼黑,他們無法再說曼城的壞話,於是他們把苗頭對準了萬勝,並認為萬勝在賽後的講話,讓‘英格蘭足球都跟著丟臉’。

“……紳士是英格蘭人的傳統,這個來自遙遠東方的中國人顯然不理解紳士是什麼!”

“就算贏下比賽,也不應該說那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