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結束拍照後,萬勝才找到朱廣滬握手,沒想到朱廣滬也找萬勝要簽名,他拿出一件球衣遞到萬勝身前,“我的孫子很喜歡你,昨天他打電話來,和我說一定要個簽名......”

萬勝苦笑搖頭,還是用簽字筆簽上了名字,他感覺比賽似乎成了自己的簽名會。

一切都結束後,終於才輕鬆了很多。

賽後曼城和中國隊一起舉行了新聞釋出會,在釋出會上,朱廣滬說起了曼城,對曼城所採用的‘高階’戰術,曼城球員的個人能力等方面,進行了高度評價,他坦然,“我們的球員個人能力,和他們有很大差距,戰術打法上,我們的差距也很大。4:0輸掉比賽,並不是好的結果,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和歐洲強隊交手的經驗。”

“有了這次經驗,相信我們以後和強隊交手,會有更多、更好的準備,表現也會變得更好。”

相比之下,萬勝就不能這麼說中國隊了,如果他的說法和朱廣滬類似,那肯定會被國內媒體認為是在‘諷刺’,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中國隊實力和曼城差距很大,所以他就實話實說,“中國隊整體實力還是不錯的,但我認為他們應該踢的更頑強,更有拼勁。”

然後他送上了祝福,“在這裡,我預祝中國隊能在亞洲盃預選賽小組賽上提前出線!”

其實萬勝還有一些真正的評價沒說。

縱觀整場比賽,中國隊還是有球員表現有兩點的,那就是中前衛董方卓,唯一可惜的是,董方卓似乎和隊友配合並不怎麼默契,他有幾次精彩的傳球,隊友都沒能接到......這或許就是歐洲踢球的球員,與國內球員在配合意識上的差距,然後就像是董方卓失誤了一樣,但這些他就不願意多說了,因為完全沒有必要,而且還容易帶來一些麻煩,比如媒體會認為他看中了董方卓之類的,董方卓現在是曼聯球員,而且即將取得英國勞工證,還是不要說過多引起麻煩比較好。

比賽之後,國內媒體對比賽進行了大肆報道,由於4:0的比分,中國隊在比賽中並沒有什麼亮點,所以媒體的報道還是以曼城為主,曼城每個球員都獲得了詳細的報道分析。

在這些分析中,不難看到媒體對曼城球員實力的驚訝。

阿內爾卡、博格坎普等大牌球星就不說了,大衛席爾瓦、達倫本特等年輕球員都受到了好評,就連厄齊爾以及最後出場的博阿滕,都受到了國內媒體的一致肯定。

“這是一支年輕化,朝氣蓬勃的球隊,可以預見,他們中很多球員都有更美好的未來。可神奇之處就在這裡,他們現在已經是英超的衛冕冠軍了。”

“可以預見,這個賽季曼城依然會是英超冠軍的有力競爭者,或許他們有機會蟬聯奪得英超桂冠!”

然後媒體提到了孫繼海和王小雷,“王小雷打滿了全場,這名19歲的年輕小將在門前表現不凡。孫繼海出場70分鐘,表現相當強勁,曼城的第三個進球也和他有直接關係。”

接下來就是一堆的誇讚。

這場比賽裡,中國球員值得誇讚的也就是他們兩人了,無奈的事情就在這裡,兩人還都是代表曼城出戰的。

......

在中國媒體對曼城的極力報道中,英國和歐洲媒體卻是另外一種態度。

現在的英國媒體對曼城都有意忽略了,只因為曼城的轉會實在很難吸引人,除了一個重量級的唐寧來自托特納姆熱刺,一個老將博格坎普的簽約外,幾乎就沒有其他可談的了。

英超其他俱樂部就不一樣了。

幾乎所有英國媒體的目光都被切爾西、曼聯、利物浦、阿森納等幾個俱樂部吸引住,因為他們總是能有重量級的轉會新聞訊息可報道。

......

切爾西的轉會無疑是最吸引人的。

截止到八月初,在引進的球員中,舍甫琴科和巴拉克是最引人注目的,雖然到了九月底,兩人都將年滿30歲,但媒體認為,兩人在一兩年裡保持狀態問題是沒有問題的。

引進這兩位巨星還存在另一層意義,那可以進一步提升切爾西俱樂部的聲望和形象,為日後吸引更多巨星打下基礎,建立良性的迴圈。

卡勞和米克爾年輕且存在變數,如果狀態調整的好,有可能給球隊帶來驚喜,希拉里奧的到來則進一步增強了門將位置的厚度。

在切爾西放走的球員中,克雷斯波上賽季有10個入球進賬,但媒體認為舍普琴科的到來足以補足缺失。古德揚森的多面手特性,隨著鋒線和中場的進一步加強而失去了吸引力。達夫的離去在上賽季就有先兆(聯賽僅首發18次,穆里尼奧將指望卡勞和賴特菲利浦斯頂替邊路的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