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還是需要談到某些人在比賽上的不作為……”

“在我們的戰術裡,中路是核心點,必須要主動進攻才能取得優勢,可我沒有看到這一點,但史密斯出場後就好了很多,我想,是時候該做出一些改變了,球隊也到了該做出改變的時刻。”

“……”

弗格森並沒有直接指出說的是誰,但記者們捕風捉影的,一聽就完全明白過來他說的就是球隊隊長羅伊基恩啊!

阿蘭史密斯替換的是羅伊基恩,史密斯出場後好了很多,當然就是羅伊基恩之前不作為,老爵士這就是公開對羅伊基恩在比賽裡的表現表達不滿。

再聯想一直傳言的羅伊基恩和弗格森的矛盾,很多人都懂了。

不過他們轉而又開始想羅伊基恩的表現,弗格森的話也不完全是偏向性的說法,羅伊基恩全場表現確實沒什麼亮點,甚至連合格都算不上,莫瑞斯的那個進球就是直接突破的他,後面幾次防守表現也並不怎麼好,而他作為和斯科爾斯搭檔的中路球員,本來就是防守型正常,防守是他的主要任務,若是防守都做不好,進攻又能有什麼表現?事實上也是如此,羅伊基恩全場無射門,進攻上根本是毫無作為。

這樣總結下來,弗格森所說的也很有道理。

不過,真去追溯曼聯大比分輸球原因的記者絕對是少數,大多數記者都是記住兩位主教練的話,然後去做相應的報道而已,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按照萬勝的說法,曼聯失敗的原因在於他們的年輕球員表現不好,而按照弗格森的說法,原因應該放在羅伊基恩等老將身上。

兩人的話完全是對立的。

很多媒體記者都覺得有趣,他們在評論比賽的總結上,乾脆把曼聯輸球的原因分為兩個板塊,一個是萬勝的板塊,一個是弗格森的板塊,兩人的話分別做討論,也能給球迷讀者更多的話題。

……

當然也有很多人,真正清楚曼聯失敗的原因,那就是曼聯的新戰術。

曼城球員就在更衣室裡做討論。

在這一場比賽裡,他們有了很多新鮮的體驗,比賽前,他們很難想象球隊能利用新戰術壓制曼聯,可在比賽裡他們卻做到了,這種成功也會帶來更多的自信,同時也讓他們感覺一個夏天的努力沒有白費,現在他們就大比分戰勝了曼聯,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這場比賽帶來了太多的興奮,他們沒想到面對曼聯會如此輕鬆,那種感覺不像是面對曼聯,而是對面一支升班馬一樣,而即便是升班馬,想一場比賽進五個球也不容易,那可是五個球啊!

5:0!

別說是5:0,對曼城來說,上一次值得紀念的曼徹斯特德比,還要追溯到1989年,那場比賽曼城5:1狂屠曼聯,絕對是值得紀念的歷史一幕!

到現在很多年老的曼城球迷,還對那場比賽記憶深刻。

當時弗格森執教曼聯還不到3年,這也是他遭遇的最慘痛的曼徹斯特德比,可到這場比賽前,曼城就沒在德比戰如此輝煌過,可現在球隊又贏了個5:0,這已經超過了1989年的那場比賽。

所以這場比賽就成了值得紀念的歷史,他們都成了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不少人感到心潮澎湃!

一想到很多年後,人們提到這場比賽,順便提到他們的名字,他們就會變得很激動,尤其像是阿內爾卡,他打進了兩個球,如果人們提到比賽,就一定會提到他,所以此時的他非常興奮,“我們可是進了五個球!我們真是了不起,進曼聯五個球!哈哈!我進了兩個!我都沒想到會進這麼多,本來我覺得能進一個球,就是上帝保佑了!”

“我覺得下次碰到他們,我們還能踢的很好!”

“沒錯!我也有這種感覺!”

“比賽踢的太輕鬆了!他們根本沒想象中的那麼強,不過我想這還是我們的打法造成的,我們不斷傳球,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是啊,我們的戰術比他們好的多!”

雷託齊格勒也跟著感嘆一句,“還是老大厲害!能想到這樣的戰術!”

很快就有隊友問道,“你們在德比郡的時候,也這樣踢嗎?”

齊格勒搖頭,“不,和現在的不一樣,當時老大要求的重點是速度,進攻速度一定要快,非常快,可現在我們的要求是傳球,在德比郡時,傳球要求並不多。”

齊格勒解釋著,很多隊友都看過來,這讓大男孩感到有些羞澀,儘管在英格蘭已經兩年多時間,但實際上,他也不過才19歲半,還不到二十歲,他還只是個孩子。

唯一的區別是,現在的他變得很有自信。

等大家都看過來,他就開始更詳細的講解,講出德比郡時的戰術和現在的區別,講出自己對戰術的理解。

迪斯丁看著站在眾人之間侃侃而談的齊格勒以及整個更衣室的氣氛,感覺相當的怪異,他實在沒想到經過一個夏天,球隊會變成現在這幅樣子。

在之前,隊內更衣室都是各個小團體,很少有集體的互動,對新人也根本沒人理會,但現在大家都在熱情的討論戰術,討論比賽,相互之間的關係也在討論中變好不少。

這或許就是那個中國人帶來的改變吧!

現在他也必須要承認,到目前為止,那個中國人在球隊乾的不錯,勝利也真能帶來很多東西,他就是一場勝利征服了很多人的心,包括自己在內,都會對他有些信服。

只是希望,這種勝利會來的更多一些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