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一個晚上,布蘭德等人就趕出一篇報道,第二天這篇報道也出現在《每日鏡報》體育版面的最新新聞訊息中。

不少讀者看到這一版《每日鏡報》的體育報道,都感覺有些驚訝,因為報道中並沒有提到關於體育的新聞,反而是提到了英甲球隊德比郡主教練,在將近一年前,拿著一份履歷去德比郡求職的小故事。

當然,故事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那張履歷......華麗的一塌糊塗。

“這就是這個中國年輕人的履歷!看了這份履歷,現在英國的年輕人真都要自慚形愧了......”

“對比這份履歷,看來英國的失業率不斷上漲還是有道理的。我們可以理智的對英國的教育體系進行懷疑我們的教育體系肯定是有問題的,否則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下,怎麼就培養不出如此的人才呢?”

“二十五歲,倫敦大學學院畢業,有在曼聯俱樂部執教經歷,當然,這些都是真的,但他居然說自己精通七門語言,擁有十三種教練資格證書?這真的很有創意......哈哈哈哈......”

“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當時德比郡主席吉史密斯先生會同意讓他進入俱樂部擔任助理教練了。”

“沒有足球俱樂部會邀請一個沒有經驗的人直接成一線隊助理教練,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德比郡俱樂部,是這個來自中國的年輕人,他簡直太天才了,讓德比郡俱樂部的主席先生感覺自己不能錯過這個人才!”

“但前提是,這張履歷是真實的,但......可能嗎?”

“可以肯定的是,他用一張假履歷欺騙了德比郡俱樂部主席吉史密斯,從而得到了助理教練工作,我們不禁要問,做過這種事情的人會值得信任嗎?”

“......”

《每日鏡報》對萬勝真是不吝嗇吹捧之言,在這篇報道中,萬勝被捧得高高的,但前提是那張履歷是真的。顯然這篇報道的主要內容,就是質疑那張履歷的真實性,由此來抨擊萬勝一年前找工作的行為。

這本來是件小事。

就算有人稍稍在個人履歷上加一些內容進去,其實也只是件小事,當放在公眾人物身上,就不是小事了。

《每日鏡報》甚至有信心用輿論徹底擊垮萬勝,就算不能直接逼迫德比郡俱樂部解除萬勝的主教練職務,也能夠讓兩者之間產生裂痕,同時還能夠讓球迷更清楚萬勝的形象......總之,這是個一舉多得的報道。

在英國媒體行業,《每日鏡報》和《太陽報》就是各種小報的風向標,當《每日鏡報》出臺報道,並吸引很多讀者後,很快跟風的小報不計可數。

隨著媒體不斷的報道,事情似乎有越鬧越大的趨勢。

......

德比郡俱樂部。

吉史密斯坐在主席辦公室裡,手裡捏著一份《每日鏡報》的體育新聞,他坐在那裡有些發愣。

當時是他面試的萬勝,也是他同意萬勝成為俱樂部主教練的。

但他對於萬勝那張履歷是否是真的,還真的不清楚。

他不可能細化到每一條細節去考察萬勝,同樣的,足球教練這個工作,其實和履歷的關係不大,這不是技術型工作,而是實幹型的工作,就算履歷再漂亮,沒有能力也完全沒用,尤其是主教練的工作,有沒有教練資格證都無所謂,只要俱樂部認可能力,那就能夠成為主教練。

萬勝顯然乾的很好。

在助理教練時,萬勝的工作成績就很顯著,所以吉史密斯從未想過他的履歷是否是真的,因為這種事情根本就不重要,但他沒想到現在這張履歷居然會被揭發出來,這就有點影響了。

考慮一番後,吉史密斯還是打電話給萬勝,詢問道,“你來俱樂部時,拿的那張履歷是真的嗎?其中有多少水分?”

萬勝看到是主席電話,還奇怪主席先生今天有什麼事情,聽到這句問話有些疑惑,“為什麼這麼問?”

“你看過今天的《每日鏡報》了嗎?”

“還沒,那群傢伙又說我壞話了?”萬勝更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