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對付德比郡主流媒體的辦法就是‘以媒體制媒體’。

他自己是沒辦法對付媒體的,尤其《德比郡體育報》幾乎可以說是東米德蘭茲地區的喉舌,他們在德比郡地區、諾丁漢地區都有著非常大的銷量和讀者群體,他們的報道對球迷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就算他不接受採訪,但《德比郡體育報》還是能對他進行報道,能對整個德比郡球隊進行報道。

所以只是單單不接受採訪用處不大,萬勝想到的辦法就是扶植其他媒體來對抗《德比郡體育報》為首的主流媒體。

對英格蘭的媒體來說,體育報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德比地區,能報道的球隊就只有德比郡,德比郡的球迷喜歡看的也是關於德比郡的報道,如果有媒體總是能領先一步得到德比郡的新聞,他們就等於是領先了一步。

再加上他們擁有采訪特權,能採訪到一些其他媒體接觸不到的新聞,比如近距離拍攝、採訪賽前備戰等,肯定能在報道上領先一步。

這樣他們就能佔據主動。

萬勝沒有再詳細的告訴這些媒體記者具體該報道什麼,他相信這些記者會明白,同時他們也是專業的,自己告訴他們也沒有意義,他抓住最重要的一點就足夠了他才有權利決定誰是朋友,誰擁有特權!

他相信所有人都會懂的。

事實上,這些參與萬勝個人新聞釋出會的記者也確實知道該做什麼了,他們很清楚,他們在萬勝這裡拿到了採訪、報道的特權,他們要做的就是對抗那些以《德比郡體育報》為首的東米德蘭茲主流輿論。

就算沒有萬勝,他們也早晚會這麼做。

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商業競爭對手。

商業競爭不是戰場,但這種競爭卻要殘酷的多,戰場或許還講求一個對敵人的尊重,但商業競爭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擊垮對手。什麼辦法都是可以的。

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知道該做什麼了!

……

以《德比郡體育報》為首的主流媒體,還在抨擊著萬勝,但他們的內容已經漸漸轉化為‘以事實為依據’,他們質疑萬勝引援策略。因為萬勝買下的幾名球員全都是沒有超過22歲的年輕人,這樣的年輕人就算有實力,也會是未來而不是現在。

“他還不如在德比郡青年隊提拔幾個新人。”有媒體在報道中說道。

然後這些主流媒體又開始分析四個年輕人的經歷,裡貝里是法國乙級聯賽阿萊斯俱樂部轉會過來的,在德比郡媒體眼裡。阿萊斯俱樂部算個什麼。

阿萊斯只是一支法乙俱樂部,而他們是英甲球隊!

英甲要比法乙強出不少!

這個叫做弗蘭克裡貝里的球員,在阿萊斯俱樂部都不是絕對主力,他根本不受俱樂部的重視,所以才會被阿萊斯俱樂部出售。

至於萊頓拜恩斯和雷託齊格勒就更沒什麼可說的了,這兩名年輕的邊後衛都可以直接下放到德比郡青年隊了,根本沒什麼實際用途可言。

萊昂奧斯曼?

他們也就是對奧斯曼說的很少,他畢竟是埃弗頓的球員,但一個租借來的球員也沒什麼可說的。

總之他們對新來的四名球員全都是滿滿的質疑。

接下來他們馬上又把話題轉到了萬勝,說起。“這個中國人不允許他的球員接受採訪,就算他是球隊主教練也沒有這個權利。但他還是這樣做了,看到他的樣子,我們彷彿都能想起二戰時期的納粹,他就是大獨裁者(希特勒),他在德比郡實行獨裁統治,所有反對他的人,都被賣掉(艾達姆博德等人)或者流放(可憐的邁克爾約翰遜),然後讓這支球隊完完全全的都聽他的。”

“一個主教練掌控球隊,更應該依靠的是威望。是所有人的尊重,而不是這種獨裁統治!”

“歷史證明,希特勒是失敗的,這個中國人在德比郡也註定失敗!”

文章最後一句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看看這個可憐的小夥子……”

插圖配上雷託齊格勒弱弱的看向萬勝的照片。

那幼稚的臉龐,水潤潤的眼神實在惹人同情,就好像萬勝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一樣。

只要看了這篇報道的人,對萬勝的印象都不會好。

這完全是個只會利用手中權力來維護權威,讓球隊所有人對他感到害怕的極端人物。在這種人的領導下,德比郡會有什麼成績就可以想象了。

球員心裡對他畏懼,不會信服他。這樣的心態到了比賽場上會有什麼表現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