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帝君宴(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月十八,彷彿天地靈知,東都氣色一新。天色澄洗,目中無雲,時時清風襲面,悠悠愜意入心,長街洗灑恭迎仙長,英華滿庭善攬群英。有紅日之高而贊賢明真主,兼飛鴻歸遠以銜隆裕之名。四海無災,六縣太平。山則趨其德極,水則臨其深極。聿願長祚,帝官無垠。聞臣民之延賀,拜北宮侍紫垣兮,頒慶語頌持德。敬皇天獻后土兮,衣青雲而冠風。金桂匝地,秋菊榮堂,傾昨日之窖酒,配今朝之美餚。飄絃樂若瑤宮珍曲,同碧管似西山鳳凰。引高歌入樓宇,轉娥眉過殿梁。長壽為祝語,喜事樂未央。日月長無盡,山河固無恙。以星辰之無邊無窮,願吾皇無憂無愁。令百姓安居寧歲,希吾皇壽與天同。
大朝賀一結束,皇帝就奔赴拜事閣,依次接見六縣官員,而最後又特意與膠縣、費縣的官員多說了半個時辰,才被執禮官提醒著起駕往建章宮去。這宴會好不熱鬧,排座已逾一百五十席,不說大小官員,還有十幾位他邦使臣,皇帝特賜近前共宴。先是排過了兩支歌舞,遂是唱禮詞、頌壽文,魏敬一又呈秉祝文,高頌皇德,在場諸位真乃是其樂融融、萬情一同。皇帝三杯酒下去,遂放開絲竹管絃之音,命舞姬上前。而觀過一舞《天鴻》之後,自中陳而來的使者光吾綬便嘖嘖嘆道:“崖雲挽卻鴻雁翎,山非遠是因路長,這支舞真是不錯,當冠絕如今的歌舞了。”
聽得誇讚,皇帝自然高興,又因為中陳國主黃之令特意獻禮彩翼山鳳一對,他心裡更是對中陳有許多好感。“這樣的舞蹈,除了南江,恐怕也只有大魏才能編排了。”上庸的使臣卜未知把盞觀舞,漫不經心似地脫口而出。
被這樣一點,南江使臣步天衣忽而有些不好的感覺,這分明是在把南江推向大魏的對立面。原本兩國已經協定好關於通商的條例,此次前來,除了賀壽就是要最終確定文書的,可似乎沒那麼簡單。瓊州使臣巫烙跟風道:“南江富庶,也不足為奇,況誰不知如今天下歌舞出建都,建都之舞姿,比之東都舞姿,不知孰高孰低?”
這一席間,有些杯膠盤滯,就連入耳絲竹都是慢慢的,彷彿被拉扯住了似的。陪席的申乃安心裡很清楚,因為與大魏交好,南江幾乎成了眾矢之的,只不過,他們似乎忘記了這場合是在大魏,而不是他們自己的國家。
步天衣溫爾一笑,自顧飲酒,大責太監是個眼尖的,像是平常伺候一樣問著皇帝:“官家,您可要少喝些酒,待會兒,兩位公主可也要祝壽呢。”
聞聽此言,皇帝更是滿臉堆笑,酒酣而道:“哦?麗華與麗琅也要給朕一個驚喜?”
大責太監垂手陪笑,只道:“這幾個月來,宮中那絃樂聲聲,正是殿下們勤加練習呢。”
眾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倒是步天衣把酒一擱,轉面問著:“餘在南江便聽聞魏國皇帝陛下有三位愛女,俱是天仙也憐惜的,如今大公主已經嫁給了南揚郡公,想來應該是二公主與三公主殿下為您祝壽吧。”
這句話真真戳中了皇帝的心事,他最疼愛長女麗珮,雖然南揚郡早已奉上壽禮,但為著麗珮身懷六甲,不宜長途跋涉,故而此次不得見。“步使所言不差,朕之三女,各有容姿,其中獨麗珮最有教養,這兩個不過都是小孩子罷了,待會兒你們可得包容她們啊。”
“只怕公主們冠絕群凡,藝品兼嘉,我們這些俗人倒輕易指點不得了。”步天衣將手扶在桌角,隨後又吐言:“吾等恭迎公主殿下了。”
皇帝含笑不言,只聽禮官賀示:“天康安業,地綏民興,今呈豐寧祥和,兆吉平端,演樂奉上,歌堯舜之順治,贊周文之仁功,施天宮以音縷,保社稷衍萬年,故曰:《煉時》。”
禮官拜下,宮娥們徐徐抬上一張流颯秋水琴並兩張寬軟圓凳,架好了琴之後,兩位公主才盛裝出席,由宮娥簇擁著近前行禮,先拜壽,再歸座。只見麗華坐在秋水琴前,按定不動,麗琅坐定後,宮娥抬舉上一把歪把琵琶來,名作“追月飛仙”。
牧國的使者眼睛毒辣,當即就認出來那把琵琶,感慨道:“大魏宮內果然寶物眾多,這一件是我那兀大帳於乎妎娘所制的曲項琵琶,如今在牧國也不多見,大魏竟然有人能彈。”
“四月梨風不過塞,琴化梨瓜裂春香。”巫烙將眉一斜看向卜未知,“我記得上庸的李淑妃所寫《思鄉曲》當中就有對這曲項琵琶的讚美,今日一見,真有沙國之風。”
“巫大人博學多識。”卜未知將臉色一沉,不再言他。
皇帝冷眼看著,心知肚明,李淑妃是上庸起初從牧國掠走的於乎(公主),這件事也一直是兩國的一大心結,瓊州使者今日提起,看來是要挑起爭端。
正此時,便聽牙板點動,敲開凝冰,旋作輕飛柳絮,綿綿入耳的,是一聲悠揚不斷的甕州竹葉笛,宛如鋪開的銀河長卷,星辰在耳畔緩緩移動。琴音既起,幽幽如夜,襯托著笛聲更遠、更長。月落半片在飛簷,又照半片在衣衫,小樓畫屏缺一筆,只等天仙委身來。此時,等待著飛仙降落,攜星帶辰,周遭安安靜靜,只有曲水流深,潭光鏡影,忽然之間,一陣風起,捲起一片雲,遮擋住了月色——
諸人原本都沉醉著,忽然伴隨著急促的琵琶聲都睜開雙眼,只見麗華還在輕撫琴絃,但已聞聽不得古琴之音,麗琅頓挫有序地撥弄著琵琶,金石鏘然之音色盈然殿內,這一陣肅颯之風才算真正拉開了《煉時》的大幕。
“妙極!”牧國使者目瞪口呆,只能說出這兩個字。
皇帝滿心大悅,不曾想這兩個女兒竟然能努力至此,一邊聽著眾人嘖嘖稱歎,內心更是大喜。一曲完畢,在座之人沒有不拊掌大讚的。兩位公主便上前來再次行禮。
皇帝驕傲著給眾人又介紹道:“這便是朕如今手掌上的兩顆明珠,麗華、麗琅,近前來見過諸位使臣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