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沉看著四周亂哄哄的人群,眼見著樓下是走不通了,又顧忌著兩位公主的安危,便道:“恐怕是附近的焰火看管有疏忽,走了水以致焰火燃爆,二位公主不要擔心,請隨我走。”

麗琅也是看見底下已經是一鍋粥樣,當即把住了姐姐的手,勸道:“阿姊,底下走不通了,咱們且跟著他們。”

麗華點了點頭,吩咐身邊跟著的女官:“把紗巾拿出來,我與三公主遮面。”好在這女官沒有慌亂手腳,將紗巾交予兩人,待遮住了面龐,才起身出了屏風。

彼時,羅沉與高屹都已經候在外面。二人先是略略見禮,麗琅便打斷了他們,忙問道:“下面走不得了,你還有別的出路?”

羅沉鎮定著與她們道:“上頂樓,有一連簷道,可到後面的翅樓去,再走後門就出去了。”

“頭前帶路。”麗琅大手一揮,羅沉與高屹便在前引路。從一旁的樓梯又上了兩層,到了頂樓。此處早已無人。

“沒想到你還知道這條路。”麗琅跟在後面不禁誇道,“都說你羅沉不學無術,今日一見,倒不是個庸庸碌碌之輩。”

麗華倒是不解,遂問:“你怎麼得知他是羅沉?”

羅沉自己也是吃驚,高屹也道:“我適才並未對二位公主提起我與羅沉同行。”

麗琅輕輕笑了笑,愉悅道:“誰不知高家公子與羅家公子形影不離,無須細想也知道,這位就是羅大監的長子羅沉。”

“原來如此。”麗華也明白過來。

“前面便是翅樓的大門了。”羅沉有意岔開話題,眼奔著面前的一對漆門而去。四人來在門前,卻發現,這門已經被鎖死了。一把大釦子母鎖牢牢掛在門上,上頭還刻有一行字,寫作“汝自本證其元”。

“有些年頭了。”羅沉抬起鎖來一看,是非常古樸的鐵鎖。

麗琅有些著急,即問:“這可怎麼辦?”

“原路折回?”高屹在旁小聲問了一句。

麗琅附和道是,而麗華轉頭看了看,又輕輕推開一旁的小風窗,聽見了民眾的爭吵聲,還有孩童的哭鬧,總而言之,一派混亂。“折返不成了,外頭街上也鬧了起來,想必門口是堵住了。”她鎮定道,“看看能否撞開這把鎖。”

“不成,這門把手是穿貫兩面,澆鐵鑄成,書中記載,這是鐵穿山門,前朝多在密室處用此門,而子母鎖也是三宗時期,南蜀審按公所創,得用三把鑰匙一一解開。”羅沉看著這把鎖,陷入了沉思。

從前,他和高屹也從此處走過,並未見此處的門上鎖,今日確實奇怪。此時,尚不知外頭的情況,如果下面有什麼歹人的話,便是沒有回頭路,可這把鎖也難以解開。

羅沉心裡思量許久,他迫切地想找到出路,耳邊聽著嘈雜的風聲,他需要沉思,但是民眾的喧譁、身邊人的焦躁、來回踱步時腳底踩踏木板的聲音,以及,兩位公主身上的環佩相擊之聲。

“等一下。”羅沉猛然回神兒,“可否借我簪子一用?”

在場三人原本還有些焦心,忽然聽得羅沉這一聲,都有些愣住,還是麗華從頭上摸下一支海棠花的雙股釵遞給了羅沉。“簪子恐怕太粗了,雙股釵細一些,你看看能不能行。”

羅沉接過來之後,凝視著她看了許久,待她鬆手,才鄭重道了句:“多謝。”

“這能行嗎?”麗琅在一旁看著,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高屹方道:“你們放心吧,這小子跟我阿姊學過幾手,這種機關一類的東西還難不倒他。”

麗琅聽後更是大喜,她心裡本就十分仰慕高青齡,聽聞這話,欣喜道:“你阿姊還會機關術?”

“那可是,海大師親自傳授的,她都能自己做三變機呢。”高屹揚起臉來,滿是驕傲。

麗琅深深讚許道:“想不到高大小姐除了詩文精通,還有這般能耐,真當得起東都女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