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少年夜談(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算身前功名老,不到黃泉不死心。”羅明眼裡似是有光,閃爍不止。
“不到黃泉不死心。”羅沉呢喃著這一句。
“樂府詩多為散軼之作,唯有這一首有詩人之名,趙漢當年丁辰之亂,唯一倖免的王爺趙函,”羅明一頓,“我敬畏他。”
漢中王趙函,丁辰之亂中因遁往蜀地避免了災禍,後來許多老臣聯本啟奏太后尊奉趙函為皇帝,但他卻扶持自己的侄子趙名重回洛陽,親領十五路軍,征討逆賊王白巳,最終戰死陣前。他生前正直,一心為國,死後被追封為國父,趙名還給他賜了尊號,趙名的兒子還追贈他為隆威大帝。
“漢中王一生大義,為臣為王,俱是忠烈。”羅沉跟著讚許道,但他卻覺得弟弟的眼裡有一些悲哀。
十二歲的孩子,會有悲哀的心情嗎?
“我想做漢中王那樣的人。”羅明忽然堅定道。
“漢中王?”羅沉有些驚訝,“建功立業當是男兒一生抱負。”
聽著他最後的肯定,羅明不由嘆息:“我真的能行嗎?以我現在這個樣子?”
“當然可以,為什麼不行?”
“畫像上,可沒有我這個樣子的建功立業之人。”羅明低下了頭。
羅沉看著他失落的表情,一時有些語塞,但還是勸慰道:“爹爹常說,男兒有志,只奔志而行,管它什麼崎嶇坎坷,一步一步走過去,你還有一個追求,不像我,什麼追求也沒有呢。”
“終歸是心中所想,難得。”羅明看向窗外,他似乎聽到了小晴在屋簷下烹水的聲音,在炭火的炙烤下,隔著一層瓦罐,沸水撞擊著內壁的聲音——它們在衝破邊界。
羅沉有意想岔開話題,於是諢道:“怎麼像姑娘家一樣,我看你就是憋悶了,這都在家多少天了,今天開廟日,都沒帶你好好出去看看,我跟你說,哥哥今天可是經歷過大事兒的人。”
見他眉飛色舞,唇齒帶笑,羅明也被引得開心。
“什麼大事兒啊?”
“我們今天去毓縷樓,有慶神評,本想著能夠好好看看樂舞,卻沒想到遇到了怪事兒,樂舞開始時,我聽著有響聲,連毓縷樓甚至也還一顫一顫的,到後來,接連兩三聲震天響,大家都以為樓要塌了,於是紛紛逃走,可樓下擠滿了人,根本走不通,你說巧不巧,我和高屹旁邊坐著的就是二位公主,我們四個就趕緊尋找出路,我帶著他們從翅樓逃了出去,還有兩個黑衣人追殺我們來著,不過最後我們還是脫險了。”羅沉兩三句話就將方才的事說完了。
羅明聞言,明顯有些擔憂,而且面目上也多了一層驚懼,他忙問道:“樓真塌了?”
“沒有,估計是火庫出了事兒。”
“黑衣人又是怎麼一回事兒?”羅明的心裡還是揪著。
羅沉搖了搖頭,“不知道,他們來者不善,我們只顧著逃走了。”
羅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而後似又想起了什麼,問道:“可跟父親他們說了?”
“與母親大人一一道明瞭,這樣的大事,我肯定不會藏著。”羅沉勾起嘴角,“要是你在,恐怕會嚇哭的吧。”
聞聽此言,羅明一時氣不過,直接甩手將書打在了他身上,眼神堅定,語氣異常果敢道:“胡說,若我在,必然不會害怕,或可與那賊人鬥上一鬥,書言:俠則以義當之,我肯定不會退縮!”
羅沉拊掌大笑起來,只笑的是肚子疼,滾到在地,羅明不解,又明誓道:“明雖然年幼,但是也非怯懦小輩,倘有一日,賊人攔路在前,我必擋在兄長身前,如在後追趕,我也必為兄長斷後,前有取義之戰,而無後顧之憂,我的後背就貼著你的前心,你的腳步就續著我的後踵,兄長如若不信,我自當叩天叩地,起誓於神靈……”
羅沉笑著打斷了他:“好啦好啦,你看看你,一套一套的,都從哪兒學的啊。”
羅明方羞著臉色回神兒,原來是開玩笑。
他也訕笑著接了話茬,“最近看了一本《大裂遺宗》,裡面講了許多俠義之事,我不過也學著裡面的話,讓哥哥見笑了。”
“停,你說說你,但凡有讀書的功夫,出去多走走,也不至於這麼容易生病。”羅沉實在佩服自己這個弟弟,典故、文章、詞句張口就來。
羅明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改日天好,咱們出去逛逛,總不能一直悶著,養不好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