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入塵蹤(第2/2頁)
章節報錯
麗華倒是不解,遂問:“你怎麼得知他是羅沉?”
羅沉自己也是吃驚,高屹也道:“我適才並未對二位公主提起我與羅沉同行。”
麗琅輕輕笑了笑,愉悅道:“誰不知高家公子與羅家公子形影不離,無須細想也知道,這位就是羅大監的長子羅沉。”
“原來如此。”麗華也明白過來。
“前面便是翅樓的大門了。”羅沉有意岔開話題,眼奔著面前的一對漆門而去。四人來在門前,卻發現,這門已經被鎖死了。一把大釦子母鎖牢牢掛在門上,上頭還刻有一行字,寫作“汝自本證其元”。
“有些年頭了。”羅沉抬起鎖來一看,落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麗琅有些著急,即問:“這可怎麼辦?”
“原路折回?”高屹在旁小聲問了一句。
麗琅附和道是,而麗華轉頭看了看,又輕輕推開一旁的小風窗,聽見了民眾的爭吵聲,還有孩童的哭鬧,總而言之,一派混亂。“折返不成了,外頭街上也鬧了起來,想必門口是堵住了。”她鎮定道,“看看能否撞開這把鎖。”
“不成,這門把手是穿貫兩面,澆鐵鑄成,我在書上讀到過,這是鐵穿山門,前朝多在密室處用此門,而子母鎖也是三國時期,南蜀審按公所創,得用三把鑰匙一一解開。”羅沉看著這把鎖,陷入了沉思。
從前,他和高屹也從此處走過,並未見此處的門上鎖,今日確實奇怪。此時,尚不知外頭的情況,如果下面有什麼歹人的話,便是沒有回頭路,可這把鎖也難以解開。
羅沉心裡思量許久,他迫切地想找到出路,耳邊聽著嘈雜的風聲,他需要沉思,但是民眾的喧譁、身邊人的焦躁、來回踱步時腳底踩踏木板的聲音,以及,兩位公主身上的環佩相擊之聲。
“等一下。”羅沉猛然回神兒,“誰借我簪子一用?”
在場三人原本還有些焦心,忽然聽得羅沉這一聲,都有些愣住,還是麗華從頭上摸下一支海棠花的雙股釵遞給了羅沉。“簪子恐怕太粗了,雙股釵細一些,你看看能不能行。”
羅沉接過來之後,凝視著她看了許久,待她鬆手,才鄭重道了句:“多謝。”
“這能行嗎?”麗琅在一旁看著,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高屹方道:“你們放心吧,這小子跟我阿姊學過幾手,這種機關一類的東西還難不倒他。”
麗琅聽後更是大喜,她心裡本就十分仰慕高青齡,聽聞這話,欣喜道:“你阿姊還會機關術?”
“那可是,海大師親自傳授的,她都能自己做三變機呢。”高屹揚起臉來,滿是驕傲。
麗琅深深讚許道:“想不到高大小姐除了詩文精通,還有這般能耐,真當得起東都女魁。”
羅沉將這支釵輕輕撬進了鎖孔裡,側耳輕聲聽著裡頭的聲音,眾人看著這一幕,都不免屏住呼吸。麗華看著他心細大膽的樣子,內心裡也是誇讚了一番,沒想到,人人傳說不學無術的羅家大公子,竟然精通許多門類,而且也不是那庸庸碌碌之人,雖不能說是博學多識,但也是腹內有書。果真,傳言不如一見,百聞不及相識。三個人圍看著,不過片刻,羅沉便重重撥出一口氣,將釵輕輕拔出,只見隨他手鬆開時,這把鎖崩然開啟,而不止是鎖開,這把子母鎖裂為兩塊,斷開處,有極為精巧的齒扣,凹凸相對,看來是機關所在。
“還好,這把鎖只有一心,要不然,還真不好辦。”他拍了拍手,風輕雲淡地站了起來,伸手將門一推,這合門便赫然開啟。羅沉轉過頭對他三人道:“從這出去,就能繞到後門出去了,別擔心,出去了咱們就去京兆尹府,你們兩位就能回宮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就要踏過去,而正此時,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四個人心裡登時一緊,長廊那邊不知何時奔來兩個人,都是玄色緊衣,腰間別著長劍。羅沉神色驚變,大喊道:“快跑!”
許是著急,羅沉就近一把拉住了麗華,邁門而去,高屹與麗琅也緊隨其後。這一忙慌,羅沉手裡的那支釵不留意地落在了地上,正掉在門檻外,四人沒有察覺。待兩個黑衣人追到門口時,其中一個想要追過去,可卻被另外一個攔住。那人似是不解,正欲追問,另外一個卻比了個噤聲,他低下身子來拿起地上的金釵,在手裡盤挲片刻,二人遂從原路折回。
四個人逃出來後,天色已然入暝,四處張燈,東都城內仿有云霧氤氳,看不清楚遠處。從後門出去時,街上的人還很多,但神色都還不曾慌張失色。有人手捧著缽盂,裡頭供著蓮花燈,正小心翼翼地護著微弱的光走著,小孩子們手裡都舉著紙糊的飛禽走獸,互相比著誰的更好看,對面地上坐著兩個面無表情的乞丐,他們守著木匣子,在陣陣微風中,低頭看地。乾燥起皮的嘴唇藏著沙子,蓬頭之內也滿是灰塵。婦人路過時,伸手放下一枚銅錢,並一包吃食,並不言語,便匆匆離去。
麗琅與麗華出神地看著眼前的一切,方才急促的心跳竟不知何時已經平歇。從前的天地很大,從長門宮走到昭陽殿,得繞過玉虛湖,走路要半個時辰,要去明政殿也不能直接從體元殿過,繞垂聖門走,也要半個時辰。走遍宮苑,要用半天。她們都覺得,這世界就是宮苑,既有人間富貴,也有山湖花樹,暮時登高望霞,夜中坐庭看星,父母都在,兄弟姐妹也都在,還有聽話的奴僕,這不就是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