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翩翩少年行 第三十六章慶親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遠在燕京之地的那座長安城中,冀國皇帝沈括正在御書房忙碌的批著奏摺。
擺在皇帝面前的這些奏摺統統來自帝國新設的八道之中,變革法的推動如今已有些時日,其中的優點和缺點也開始逐漸暴露了出來。最明顯的就要屬各州各郡的黨派之爭了,兩個州並在一起,各州的主官輔官們吵的最兇,可謂是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整個州郡的工作也無法順利的開展下去。
讀書人動動嘴皮子也就算了,最讓人頭疼的莫過於武將們的明爭暗鬥。冀國皇帝為了打贏中原國戰,從嘉泰未年起設立一品大將軍官銜,封了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五位將軍盧劍升、韓林、沐劍英、李興和太史騰為大將軍,這才為如今的武將局面埋下伏筆。
雖說最後太史騰和韓林先後陣亡,他們的嫡系部隊如今也基本上遍佈在川蜀和茂陵等地。而大將軍李興被封鎮南王,帶領他的嫡系駐守江南道三州十八郡,沐劍英被封徵西王同樣帶著他的嫡系駐守著西北大漠的河西道。
盧劍升雖說並未封王,但整個兩遼鐵騎都是他一手建立的,加上他又是兵部尚書,手下門生更是遍佈整個兵部。
若一直是這般處於一個平穩的階段倒也罷了,可惜衛恆的變革法一經推出,便打亂了這種和平的格局。其中最明顯的便是盧劍升的門生了,兵部有九成的盧黨門生都下放地方為官去了,要麼是一州提督或者副將,要麼就是邊軍中郎將,總之遍佈整個帝國。
身為盧黨的人,那個個都是鼻子朝天牛逼哄哄的,到了別人的地盤也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正所謂過江龍壓不過地頭蛇,可惜這條過江龍太大了,地頭蛇壓不住只好相互聯合起來,就是這般,在地方才發生了大大小小十多起兵鬥事件。
當兵的可不像文官老爺們那般君子動口不動手,他們都是些大老粗,哪裡會跟你講君子。不爽?幹就完了。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要是比後臺,那個個都有藩王當靠山,盧黨也不甘示弱,藩王怎麼了,我老大是武將之首,又是皇帝的大舅子,藩王他算個屁。
如此一來,這大大小小的事就變成了一封封奏摺,壓在了皇帝的書案上。
沈括看著面前這千篇一律的奏摺,不禁有些眉頭微皺。當初他積極支援衛恆的主意時,也曾考慮過這點,要想完全架空盧劍升,光是剃掉了他的左膀右臂還不行,他如今雖成了孤寡老人,但畢竟名頭還在。況且把盧黨下放地方,也並未達到自己的預想,看來此事還得再想辦法。
而就在沈括思考解決方法時,大太監孫璉瑛悄悄走在皇帝面前,恭敬的說道:“聖上,慶王快不行了……”
“什麼?”沈括聽罷突然站起身來,驚訝的問道:“他昨日不是還好好的嗎?”
“聖上,慶王今早病情加重,太醫院的太醫都去看過了,恐怕熬不過今日了。”孫璉瑛繼續用他那尖銳的嗓音輕聲的說道。
“走,快帶朕過去。”沈括聽罷心中焦急萬分,忙從書桌內走了出來,說道。
慶王府內。
整座王府如今都籠罩在一層陰霾之中,全府上下所有人如今都面帶憂愁之色。就連平日裡高人一等的門衛管家們,如今也都像是打了霜的茄子般蔫了。西廂屋內也不時有女子嚶嚶啼哭聲傳出,此時的王府面貌倒是與平日裡的熱鬧非凡,形成鮮明對比。
這慶王府的主人正是當今聖上的弟弟慶親王沈庭,而這位慶親王也是當初與聖上搶奪皇位最兇的那個人。只不過後面他懂得察言觀色,知道自己的父皇更偏袒他這個哥哥一點,所以選擇明哲保身,在關鍵時刻卻是助了沈括一臂之力,讓他當了這個皇帝。
而沈括也是個念手足舊情的人,不但不計較沈庭與自己爭奪皇位時的矛盾,反而封他為親王。其他幾個兄弟也都同樣封了王,這讓他的幾個兄弟們皆是感激沈括的大度和包容。
後來在中原國戰中,南楚戰場出師不利,大將軍太史騰的數萬水師全部覆滅在東湖之上;致使整個東線完全處於一個潰敗的狀態。後來還是沈庭主動請纓,接管了太史騰的殘部,配合李興在長江兩岸打了個漂亮的阻擊戰,這才扭轉了東線的敗局。
要不然冀國等不到王玄策的奇襲東川,開啟這一僵持的局面,甚至還要被南楚給反打一波。
沈庭此戰立了大功,加上他是親王身份,在封賞之時真是無賞可封。聖上只好答應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答應他一個要求。
如今在這個天下太平,本該享福的時候,沈庭卻是無故病了。身為兄長的聖上如何能不急,在孫璉瑛的帶領下,他是馬不停蹄的趕來了慶王府。
“聖上駕到!”
孫璉瑛一聲尖銳聲音喊出,王府眾人見聖上來了,頓時有些慌了。個個手忙腳亂的,也不知道要幹些啥,而聖上如今哪還有心思去計較這些,輕車熟路的就往正室而去。
一進門,屋內眾人紛紛跪下齊呼“萬歲”,聖上沒有理會他們,而是快步朝床邊走去。
床上躺著的,正是一名氣息奄奄的老者。慶親王不過五十出頭,此時病魔纏身,看起來就如同是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一樣。
原本淺睡的沈庭在聽到聖上來了的訊息時,有氣無力的睜開眼睛,果然就看到聖上坐在床邊。沈庭原想起身行禮,無奈自己根本沒有力氣再去掌控身體了。聖上知道他的意思,忙握住他的一隻手,輕聲說道:“皇弟無需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