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翩翩少年行 第二十八章變革法(第2/2頁)
章節報錯
“轟……”朝堂百官聽罷,又是一片譁然。
這時衛恆站在同一陣營的吏部尚書蔡國忠此刻趁機站出來說道:“陛下,其餘總督人選倒還好說,只是這燕京、兩遼之地則要好好商議一翻。燕京是天子腳下,總督一職手握雄兵必須得是能夠完全勝任之人,而兩遼做為大冀國的龍興之地,況且又與靈國交界,總督之人不僅在朝堂上值得諸位大臣信賴,在軍中也要有很高的聲望;畢竟大冀雄兵出兩遼,沒點威望又如何能夠統御近二十萬兩遼鐵騎。”
“蔡尚書所言有理。”聖上略微思考了一番,隨後便朝站在左側的第一人兵部尚書盧劍升詢問道:“盧尚書,這兩遼二十萬鐵騎是你一手鑄就的,對於這兩遼總督和都護將軍的人選上,你心中可有能夠擔此重任之人?”
盧劍升,在沐劍英和李興卸任大將軍銜封王就藩後成了如今大冀王朝碩果僅存榮獲大將軍頭銜的將領。他雖在祥和年間的中原國戰上毫無建樹,但後來憑藉一己之力和十萬兩遼鐵騎護衛冀國北大門,致使中原陸沉之即讓靈國蠻子不敢南下趁火打劫,就這點他的功勞也並不比同時期的大將軍沐劍英和李興的小。況且他還是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改革了冀國的軍事,讓冀國從一個貧瘠小國瞬間成了能夠以一敵二,一統中原的軍事大國。他不論在廟堂還是在軍中,威望絕對不比如今的首輔大臣衛恆小多少。這衛恆雖說是百官之首,但有時候也需要看他的眼色行事。
除了這些,盧劍升還有一重身份,便是聖上的小舅子,當今皇后盧劍芯正是他的姐姐。而且那位在中原戰場上一錘定音的名將,如今的兵部左侍郎王玄策則是他的親外甥,有這幾重身份,更是讓他在朝中的地位高到了一個無人撼動的地步。
如果說衛恆是文官中的一座大山,那盧劍升則是武將中的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即便是如今已經封王就蕃的沐劍英和李興,都不能。
盧門旺族,盧門旺族,盧家也是真正詮釋了一回。
既然聖上問到了自己,盧劍升也只好把自己心中所想的說了出來,他答道:“兩遼總督的位置,臣倒是有個人選,就是不知……”
“你先別說,朕突然也想到了一個人。”盧劍升還未說完,聖上立馬打斷他道:“要不然咱們同時把這個人的名字說出來吧?”
盧劍升想了一下,這才說道:“就依陛下所言……”
“王玄策!”
聖上和盧劍升幾乎是同時說出口,當這個名字說出來後,兩人竟然同時愣了一下,隨後又同時相視一笑。
聖上突然抬頭看向金鑾殿的房梁,手指在龍椅的護手上不斷敲打著,喃喃自語道:“王玄策嗎……”
當王玄策的名字同時出現在聖上和兵部尚書盧劍升的口中時,在場的諸位大臣都沒感到意外,甚至感覺都是在意料之中。畢竟王玄策當年立下如此戰功,在立功受獎之時竟沒撈到一點好處,別說同徵西王沐劍英和鎮南王李興一般封王就藩,就連八位實權將軍也沒撈到一個,只得了個南亭候的虛銜和一個兵部左侍郎的職務;完全就與他的軍功不符嘛……
今日早朝按照預想的順利結束,參加朝會的所有官員都清楚,衛恆的官場改革雖說改變了整個大冀的規貌,但既然聖上如此支援,其他人也不敢持反對意見。畢竟自衛恆扳倒顏重慣成為新任內閣首輔後,他的地位可謂是蒸蒸日上,況且就連以盧劍升為首的武將集團都未表示反對,那些個心中雖有些頗多微詞的骨鯁之臣也不敢多說什麼。
朝會結束後一封名叫“變革法”的聖旨發出,讓整個大冀都為之震動。而另一封因為人選任命的聖旨更是讓眾人拭目以待。地方的變革是個震動,而那被雪藏了五年之久的兵部左侍郎王玄策終於在這個時候又被聖上重新啟用了。
“兵部左侍郎王玄策卸任侍郎職,任兩遼道總督,加封一等大將軍銜,統領兩遼二十萬鐵騎。……
“鎮南王李興、徵西王沐劍英兼任江南道、河西道總督……
“擢升大理寺寺卿黃丞表為燕京道總督……
“擢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