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故渝國公駙馬都尉汝州刺史劉公之墓。”莫語頓了頓,回頭看了一眼文道,“你們先祖,名字挺長啊,還是個公爵?”

“我以前經常來,但是沒注意過這些。”

文道迷茫的搖搖頭,他連高中都沒讀完,年輕的時候又沒興趣去翻那又臭又長的家譜,哪裡知道這些。

“劉玄意,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劉政會之子,襲父親劉政會的爵位,封渝國公。”

藍玉安輕聲說道,隨後他走到墓碑前,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墓誌銘。

“貞觀十七年,太宗第三女南平公主原駙馬王敬直因牽扯太子李承乾謀反案流放嶺南,南平公主改嫁劉玄意,”莫月也跟在他身後,緩緩接話道,隨後她語氣有些疑惑,“按照史書記載,這個劉玄意不是與南平公主一同陪葬昭陵了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史書有時候並不記載全部的真相,”藍玉安看著墓誌銘,繼續說道,“李唐王朝時盛行寫墓誌銘,會大概交代一下死者的生平。”

他的手指滑到墓誌銘中間的位置,輕聲說道,“貞觀二十三年,劉玄意受太宗皇帝的帝命,率方士及民夫數萬於長安西郊山中監造‘景宮’。”

“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已經病入膏肓了,”莫月蹙了一下繡眉,“他修建這個景宮有什麼用?什麼東西會讓瀕死的李世民下令動用人力物力在這裡修建一個特別的宮殿,並且讓功臣之子,他的女婿世代保護。”

兩人一時都陷入了沉默,莫語走了上去,大概看了一下墓誌銘,他不認識這個劉玄意,也不知道這些歷史人物,但是這個墓誌銘大概也交代了一下這個劉玄意的生平,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就已經死了,這個劉玄意不光領了這個監造任務,還被同年繼位的唐高宗李治任命為汝州刺史,後面他沒幹多久就告老乞骸骨,明面上告老回鄉,實際上繼續執行著唐太宗的監造任務。

在這座‘景宮’完成以後,劉玄意的家族一起在這裡安頓了下來,世代守護著這個景宮的入口。

“或許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一下,”莫語沉思了片刻,“景宮是唐太宗臨死前才安排人修建的,如果這個寶物一直在他的手中,他的安排不會這麼倉促,那麼極有可能是這個寶物是在他死前不久或者重病時期得到的。”

“這個東西很可能是某個大臣為了討他的歡心獻給他的,對於一個病重將死的帝王來說,獻上什麼東西才能讓他感到開心?”

莫月順著哥哥的話語繼續往下,說到這裡,她頓了一下,下一刻三個人同時抬起頭,異口同聲道,

“救命藥!”

“或許不只是救命的東西,”莫語回想著潭水中充沛的生命力量,“簡單的某種救命效果的超凡藥物唐太宗肯定不缺,這種普通救命藥物在那時候應該已經失去了效果,”

藍玉安接過他的話茬,“所以下面的人獻上這個東西,應該是效果特別強大,甚至可以稱之為奇蹟的東西,或許是某種···”

他抬起頭,正好莫語也同時抬起了頭,兩人同時說道,

“長生不死藥!”

“應該也不是純粹的長生不死藥,”莫月悄無聲息的向前一步,站在兩人中間,“從外面劉家村的村民的狀況來看,吃下這個藥應該是要付出代價的,唐太宗並不想付出這個代價,但是他也不想別人拿到這個東西,所以他選擇修建一個隱秘的宮殿,把這個東西藏起來。”

“有可能···”莫語頓了頓,突然有些感慨,

“如果這個猜想是真的,對於一個將死的帝王,長生久視永享權利的希望就擺在他的面前,他居然能放棄···”

“李老二確實很有魄力。”

藍玉安突然說道。

“嗯?”

莫語疑惑的抬頭看著他,這個說話風格雖然像是藍玉安的風格,但是和他剛剛的語氣連貫不起來。

“哦,”藍玉安看著莫語疑惑的眼神,解釋道,“這是我們家老祖宗筆跡裡留下來的話,他的原話是‘李老二雖然做人不怎麼地道,但是確實很有魄力’”

“你老祖宗是近代人?”

莫語有些疑惑,莫語對於藍玉安有看起來很牛逼的老祖宗的事情並不驚訝,畢竟這傢伙雖然不著調,但是看起來似乎是某個大世家的傳人。

“不是,幾百年前的,現在墳頭樹都死了好幾茬了。”

藍玉安聳聳肩。

莫語本來想問問,這是你老祖宗的原話?

不過他又想起來古人說話也是有白話的,一般底層民眾都是說的白話。

文言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隻是用來顯示讀書人的地位的,相當於讀書人之間的黑話,用以區分階層。

如果是家傳的筆跡,可能確實會直接寫些白話文段。

所以他也沒有追問,而是看向身後的文道等人,文道和齊緋此刻都是一臉迷茫,完全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而云蓁則是靜靜的注視著莫語,眼睛裡蕩著光輝,莫語覺得她可能根本啥也沒聽。

“我們繼續往裡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