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陛下,臣有話要說!”

一個細聲細語的聲音響起。

朱棣側目望去。

那人面白無須,斯斯文文的,與滿朝大鬍子放在一起極為惹眼。

“內官監。”

“你有計策?”

朱棣眉頭舒展,繼而問道。

內官監,官至四品,僅次於司禮監。

說白了,此人就是個太監。

而且是深受朱棣信任的太監。

不過,這位太監可是大有來頭。

他雖為太監,卻從小伴隨朱棣長大。

乃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

原名馬和,後被朱棣賜“鄭”姓,因而改名鄭和。

“臣不才。”

“與江湖不少年輕才俊結交過。”

“故而對江湖門派多少有所涉獵。”

鄭和不卑不亢,娓娓道來。

“臣以為,江湖門派多而雜,但忠心朝廷之士眾多。”

“朝廷所要擔心的,並非中原武林,而是西域魔教。”

“若以剿滅魔教為由,促使中原武林協助朝廷。”

“定能事半功倍!”

此話一出,眾臣譁然。

挑起正邪爭端,令鷸蚌相爭。

鄭和的計策無疑是上策。

待到江湖門派相互殘殺,彼此削弱實力之後。

朝廷在派遣大軍進入西域,一舉拿下前朝寶藏。

妙啊!

“不過。”

鄭和不等旁人開口,主動說道:

“此事不能著急。”

“需循序漸進,否則一旦武林正派生疑,必然會與朝廷作對。”

“故而,臣請命,此事由臣親自操辦。”

此話一出,眾臣再次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