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涉及利益,很多人就會變得沒有底線,一些操作也會變得奇葩。

演唱會之所以黃牛屢禁不絕,除了“外包風險”外,黃牛透過提升票價多賺的錢,是不會算在正常演唱會的利潤池裡的。

這部分錢怎麼分,那就和開演唱會的明星沒關係了。

而競技比賽,從來不缺場外。

從古至今,只要是大型賽事,永遠不會缺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導致的禁賽。

而在這些場外因素中,最影響比賽公正性的就是玩菠菜,打假賽。

這也是蘇巍要把醜話說在前頭的原因。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古武已然成為了華國的下一個風口。

而只要擁有了足夠關注度,相關比賽自然而然的應運而生。

捷迅想要獨自吃下這塊蛋糕,顯然是不可能的。

古武不是蘇巍的一言堂,非要扯版權的話,只能說,修煉自習室裡上架的蘇大師系列相關武學,你們不準用來打比賽盈利。

但那也太蠢了……

不過,雖然沒辦法將競爭對手扼殺在搖籃中,若是蘇巍能為捷竟辦的武學比賽站臺,那在這場競爭中,只要不作死,捷竟必然成為行業裡的領頭羊。

蘇巍手裡很少有脫離他掌控的節目。

出於這個原因,捷竟原本也沒指望蘇巍能鬆口,只不過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絡了一下蘇巍。

他們也沒想到,蘇巍連額外要求都沒提,就一口應了下來。

別的不說,以蘇巍現在的影響力而言,想打出他的旗號,每年沒個幾個億的代言費,想都別想。

關鍵是,蘇巍向來不把錢當回事。

不缺錢的人,哪怕是大明星,只要他們想著賺錢,找他們代言不會太難。

但面對蘇巍這樣,一年能掏幾十億出來做真慈善的人,也確實沒人能興起這個念頭。

比起蘇巍的名頭,捷竟承諾的每年比賽至少掏一千多萬出來當獎金,簡直就是毛毛雨。

更何況,比賽還有贊助商帶來的廣告收益,以及投放捷迅影片網站上帶來的流量以及影響力。

大家都知道,蘇大師很大方。

只要擺正態度,哪怕是獅子大開口,問他要蛋糕,他也不一定就不肯給。

捷迅這波,賺了面子又賺了裡子,對蘇巍這個財神爺的好感大增。

而這對於蘇巍來說,除了實現古武圈子的進一步社會化之外,還有另一重意義。

捷迅作為網際網路巨頭,其旗下影片網站的註冊會員超過三個億,雖說不可能全是活躍使用者,但其體量,已經值得蘇巍給個面子了。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為一隻能下金蛋的公雞,蘇巍的“道”,要多少有多少。

……

“小影,賽程表排出來了麼?”

“吶,你看看。”

杜小影遞過來的紙質檔案上,除了賽制和賽程安排外,還有各種比賽通用規則,滿滿當當印了三大頁。

考慮到這將是一場直播,賽程排的很緊。

初賽的三十二晉十六,被安排在週五,而十六晉八和八晉四,都被放在週六。

而前三名的爭奪採用迴圈積分賽制,至少要打六場。

週日下午還有預擬的挑戰賽和蘇巍指導環節。

其實一般而言,原創武學比的應該是創造力,完全按照戰鬥力來排名,會顯得很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