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體內都有“幹細胞”的存在。

修飾免疫細胞是為了治病,那如果直接用基因修飾的手段處理幹細胞,然後進行培育後,導回人體,是否能夠使實驗體擁有某種特質呢?

比如,如果能夠知道決定超級記憶能力的基因片段,用這個基因片段修飾幹細胞,培育後導回人體內,是否能夠使人擁有超級記憶能力?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

沒錯,就是異能藥劑!

這個念頭,其實在得知杜雨笙的家族遺傳病的那一瞬間就冒了頭。

而在卡了言靈BUG,獲得飛行異能後,蘇巍心中便有了初步計劃。

在見到記憶大師王立偃之後,更是有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想法。

古武的離譜程度和仙俠的離譜程度,完全無法同日而語,其間鴻溝,猶如仙凡之隔。

而在仙與凡之間,需要一套體系來過渡。

這套體系,既不能離古武都市太遙遠,又得要足夠離譜。

蘇巍一開始的想法,就是異能。

控風控水,控電控火,聽起來就離譜。如果能夠將異能普及,四處天雷地火之下,修個仙,也算不上多離譜的大事。

只是相較於古武和仙俠,異能缺少一套合理的體系作為支撐。

公眾認知中的異能,出現最多的,就是變異,就是覺醒。

無論是變異,還是覺醒,最本質的標籤都是“不可控”。

蘇巍不需要這種“不可控”。

做不到“唯我獨法”,至少也要“唯我獨尊”。

即便要將異能搞出來,也必須得在蘇巍定義的框架內。

不可能讓他們繞過言靈的控制,進行自主覺醒,因為這種覺醒,對蘇巍的威脅太大。

而基因學,無疑是最適合異能存在的框架。

以基因學專家的身份,不斷整點基因學的新活,慢慢將基因強化藥劑鼓搗出來。

再來個“突變研究”,“發現”異能基因片段,製作出對應的“異能藥劑”,匯入之後可以獲得一定程度,或者一定時限的對應異能。

如此,便可最大限度地將變數掌握在手中。

言靈需要獲取信任度。

而和諧穩固的社會基礎,能夠提供的信任值是最多,最為普遍的。

信任度的本質是人數,蘇巍需要的不是少量狂信者,而是廣泛的信任度。

科學的本質是對客觀規律的總結與預測,而由於其客觀性,最是容易取信於人。

如果非要成神的話,當個科學之神,應該是最方便快捷的路線了。

一個能夠基於信任修改規則的唯心金手指,為了獲取信任,要把自己包裝成唯物主義方法論。

這說起來實在是有些諷刺。

……

沈浩宇跟王唯健天天大小會議忙的焦頭爛額,六合爆氣丹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野孩子。

不過,鑑於人均修為偏低,而古方致癌的風波還沒過去,一時間需求的呼聲倒也不高,拖上幾天問題不大。

遠離王唯健那個圈子是個明智的選擇,這樣蘇巍才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利用言靈來獲利上來。

隨著手裡的活兒告一段落,蘇巍摸了摸下巴,又有了新主意。

於是,蘇巍找上了許久沒聯絡的周玉龍。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