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愚耕是個人名,是一九九八年七月初,獨自輟學去廣州打工的。

2、愚耕在輟學以前,過得衣食無憂,風平浪靜,安享生命的常態,一切受到家裡的庇佑,對社會上的情況,完全一無所知,一點社會習氣都沒有染上,就是一盆乾淨的水。

愚耕讀完初中之前,連茶陵縣城都沒有去過,性格內向,不多說話,至少別人是這麼認為的。

3、愚耕初中畢業,年紀已經不小了,又到茶陵農校,學了三年的家庭經營專業,恐怕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個專業,其實也就是學點養雞、養鴨、養豬、養魚、種田、種地什麼的,學點皮毛而已,當個老實農民,經營一個傳統的農村家庭,還是有些用場,根本談不上專業。

愚耕在茶陵農校,有些改變,算是成了“油條”,農村人的那種天性一旦表露出來,比起城裡人都可以算是油條,愚耕成績也還能保持前例,但這不能算是愚耕努力學習的結果。

後來,愚耕越來越喜歡上了養豬,看了很多很多養豬的書,算是達到了專業的程度,但愚耕並沒有迷信,從書本上看到的養豬專業知識。

最後,愚耕無心想要升學,一心想要養豬,愚耕是真的想要在養豬方面幹成點什麼事,但愚耕一點也不清楚心裡想要怎樣做與最終實際怎樣做了存在一種樣的必然關係,對於最終實際要怎樣做一點信心也沒有。

4、茶陵農校不遠處,就有一個洣江茶場,一個偶然地機會,愚耕結識了洣江茶場的一位社會青年,非常非常合得來,愚耕其實是很容易就跟人非常非常合得來的,很難找到比愚耕更好相處的人,這也確實與愚耕所處的人生階段有關。

洣江茶場有一個養豬場,愚耕自然而然地有意要透過那社會青年的關係,等畢業後,就進到那養豬場內幹活,這可以算是愚耕生平頭一次找活幹,愚耕過高地估計了這次找活幹的意義,而愚耕確實並不清楚他要找活幹與實際找到活幹區別在哪裡,

那人也確確實實答應,要幫愚耕這個忙,還蠻有把握似的,愚耕的勁頭相應也提得很高,哪怕不要工錢,讓他天天去掃豬糞也行。這哪像是找活幹的正確心態,幾乎只是想滿足一種奇特的情懷。

5、愚耕畢業後,還真是一心要進那養豬場,心裡卻一點底也沒有,最後愚耕雖然有機會見到了那養豬場的經理,但一點作用也沒有,愚耕是不可能進得了那養豬場幹活,愚耕還完全是縮頭縮尾,毫無信心可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6、一九九七年七月中旬,愚耕突然接到湘潭農校的入學通知書,家裡人還歡歡喜喜,像是愚耕從此有了出息,可好幾千元的學費,都是東拼西湊的,愚耕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甚至有愧疚感,心情沉重。

愚耕在湘潭農校讀書,算是見了點點世面,但對於他這樣的年齡來說,等於還是沒有染上什麼社會可氣,等於還是一盆清水。

愚耕學的是園藝專業,還是中專,愚耕對園藝專業並不感興趣,這麼一點點專業在愚耕看來,還算不得專業,等於就是死記那幾本課本內容。

愚耕剛開始還算規矩,在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還能達到每門課程都及格,

時間長了,愚耕就越來越厭倦課程學習,倒是看了許多雜七雜八的書,多得讓人難以相信,愚耕總是毫無緣由地相信,多看一些雜七雜八的書總會有好處,總會發揮作用。

有一段時間,愚耕想搞一門自考,選擇的專業是農業推廣,但因為沒有買到這個專業的自考書,也就放棄了,

而有好多同學都選擇行政管理這個自考專業,都想當個基層農村幹部。很少有同學真正想直接從事農業。

第一學期期終考試,愚耕有半數以上課程都沒有及格,班上位居末位,

愚耕卻一點也不因此自卑,愚耕因為他看了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書而充滿自信,愚耕最欣賞的一個表達充滿自信的詞彙就是“捉雲拿月”。

7、到了第二學期,愚耕是下定了決心,讀完這個學期,就不讀了,因為下學期又要交一年的學費,又聽說下學期要到外面去實習,愚耕也就自然而然下定了這個決心,

8、愚耕下定這個決心的過程,也就是反反覆覆進行思想鬥爭的過程,也就是心理最矛盾的過程,好像只要不去真正實行起來,事先怎麼琢磨都琢磨不透,想像中可以這樣去做,又可以那樣去做,搖擺不定。

愚耕還向幾位同學談起過他下的這個決心,也還向弟弟妹妹透露過他下的這個決心,愚耕是要從中鞭策自己,欲要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到做到。

愚耕下定這個決心,其實算不了什麼大事,但這畢竟是愚耕生平頭一次決定這麼大的事,愚耕才覺得下定這個決心異常的艱難,下定決心後也就異常的決絕,愚耕的這個決心還沒有實施就自己把自己嚇倒了,真是還不如快點實施得好,真是還不如不去總是想起這個決心。

愚耕完全不知道讀完這個學期不讀了,該怎麼辦,甚至連事先想象的空間都沒有。

愚耕在第二學期看雜七雜八的書看得更多更多,課堂上愚耕連課本都不擺上,光是看些雜七雜八的書,有持無恐。

愚耕還經常對那些雜七雜八的書進行摘抄,愚耕完全是抱有另一種學習的態度,比起課程學習,要認真多了,

愚耕相信比起課程學習,那些雜七雜八的給他帶來的深刻影響,更能註定他今後會有怎樣的命運,就像他看過雜七雜八的書不同尋常一樣,註定他今後會有的命運也不同尋常。

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愚耕每門課程都不及格,班上絕對是倒數第一。

愚耕對養豬的興趣還是一點也沒有減退,愚耕看過的養豬方面的書,都可以新編成一本《養豬大全》,但還是隻能說,愚耕懂得養豬知識,卻並沒掌握養豬科學,愚耕還這麼有興趣學習養豬知識,已經很出奇啦,真是不可思議。

8、班上有位同學跟愚耕合得來,這不等於說他倆的性格是相同的,愚耕覺得他倆的性格截然不同,愚耕是很容易跟不同性格的人合得來。

那同學以前有好幾個暑假都到廣州打過工,這讓愚耕羨慕得不得了,好像光憑這點,就以為那同學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似的,好像愚耕所處的人生階段要比那同學所處的人生階段要低了一級,不能相提並論,

愚耕幾次三番催促那同學這個暑假一定要帶他去廣州打工,按愚耕的年齡真不應該這樣沒出息,好像比起那同學愚耕還只是個三歲小孩,一點世面都沒見過。

那同學也多次答應,這個暑假就帶愚耕去廣州打工,但明顯勉為其難,礙不過面子,好像那同學以前在廣州打工,主要是在工地上做小工,挺艱難的,

愚耕有心理準備,這個暑假跟那同學去廣州打工,主要圖個安全,他是絕不會給那同學帶來很多麻煩,愚耕從來只要給人帶來,就會過意不去的。

愚耕聽說廣州那邊查暫住證查得厲害,想想就十分害怕,要不是有相暫住證,愚耕會以為流浪其實也很快活,也很浪漫,真是可以想像成很多種樣子。

9、第二學期期終考試,愚耕只考了一天的課程,第二天一大早,就捲起鋪蓋做賊似的偷偷走出了校門,連頭也不回,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