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虛妄 第五章 利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聽說狄人善射,在飛奔的馬匹上,也能引弓射出。但狄人弓箭,射出距離不過八十步,六十步外,箭矢本身已沒有殺傷力,僅依仗快速密集的箭矢使敵人不敢衝鋒。”姬可解釋道,“我們這鐵背弓,以滄水部各地山中竹片為弓身,在背脊受力處加上鐵料,最大射出距離比狄人弓箭多出三倍,只是更需要士卒的臂力。”
“如此說來,再配合護甲,遠射我們就可以完全壓制嫡衛的弓箭了。”楚戈聽到這裡,興奮地暢想到。
“不錯。近戰一時還沒有更好的辦法,不過,近戰狄人的馬匹優勢也會大大減弱。如果返鄉軍結陣防止馬匹衝鋒,再輔以長矛在外組成鋒陣,也不用害怕馬隊的衝鋒了。”姬可讚許了楚戈的看法,接著說道。
“這樣一來,豈不是全看士卒拼殺,沒有打鬥的趣味了。”宗飛聽到這裡,急道。眾人為之莞爾。
“克敵制勝,本就是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只講個人的血勇,又怎麼能顯示統領的本事呢?”楚林趁機說道,他本來就年少,與宗飛爭搶北伐時,總是因為體力、經驗的劣勢而落於下風,這時逮住機會,當然不放過暗諷宗飛一下。
“好了,午後分派兩支隊伍給你們,明日準備一天,後天開始進行實戰演練。我這邊也先與姬姐趁明天的時間商談些新式戰術。你們演練結束,我們正好再就新式戰術再訓練幾日,也該出發北上了。”楚戈也不容二人再做爭辯,當機立斷說道。兩人見楚戈正色嚴肅起來,也應諾下去準備了。
“戰術固然重要,但你這中軍策劃也需要人員,我看這兵訓學堂帶來的子弟,就補充些進你中軍,後期如果隊伍擴充套件,或軍官傷亡,也好做些補充。”姬可提議道。
“姬姐提醒的是,這北地戰事,或許與滄水部皆有不同,確實需要各方面的人手。特別是姬姐關於山川地勢的製圖辦法,最好能在軍中做些推廣。”楚戈頗為認可,又想起當初她隨手製圖的能力。
“這個你放心,已經幫你做了準備。此次前來,又幫你做了些小物件,給你看看。”姬可說著,隨身布袋裡拿出一串麻線,麻線下掛著一塊黑色物件,只是兩端扁平。楚戈認得,這是現在白草灘中常見的玄石礦,卻不知有何用處,正疑惑間,姬可提起麻線,旋轉玄石,玄石兩端輕重剛好平衡,不偏不倚。姬可又補充說道,“你看這玄石兩端,是不是始終指向一個方向?”
“確實如此,似乎兩端總是偏向南北方向。原來這玄石還有這等妙用。如此看來,有此物,再結合實地查探山川地勢,繪製戰圖,就更加簡便了。”楚戈拔弄多次後,發現屢試不爽,不由得喜形於色。楚法、楚恩等人也欣喜無比。
“是有此用處,不過,如若在人生地不熟的山野,光線、林木都不能辨別方向時,也可以作為方向辨別之用。”姬可又說道,“此物共計二十件,將來分派給下屬子弟,授予使用方法,或許在作戰時,收到奇效。暫時就名為指向針。”
楚戈連連點頭稱是,頭腦中卻是想像著這指向針在戰場中的用處。姬可此時卻又拿出一物,四個尖角,在木臺上翻滾拔動,總是有一個尖角朝天。
“這東西虧你想得出來 。”楚戈看到這東西,不禁啞然失笑。
“你這要是某人在此,聽到這話,又得生氣出走了。”姬可跟著笑道。
“為何?”楚戈很是不解。
“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這是你伊妹妹說,以前在山中打草,碰到一種叫蒺藜的果子,成熟後放在地上,總有尖端朝上。就問我可不可以用鐵料仿造,交給楚哥哥對付狄人的戰馬呢!”姬可似笑非笑看著楚戈摸著額頭的樣子,故意把“楚哥哥”三字模仿田伊那輕聲細語的音調說出來。
“這東西我也見過,小伊確實有心了。”楚戈想起田伊的樣子,有些時日未見,不由得有些想念起來,但內心裡又覺得哪裡不對。其他人也聽出了姬可話語中的曖昧,神色古怪地看向楚戈。
“這當然是有心人才能想到。這鐵蒺藜以廢鐵料也可以做,不講究。這次做了兩百來斤,也不知數量,只是攜帶不便。”姬可也不再笑話楚戈,轉入正題說道。
“看來,當初留姬姐和小伊在到白草灘,真是我楚族之福啊。只是不知她那邊進展怎樣。”楚戈不由感嘆道。
“好好珍惜吧,小伊如果順利,應該也在返回途中了。”姬可也想起田伊籌糧之事,又說道。“你也不要只想著籌糧,這戰場廝殺,必然有損傷,我此行還帶來一人,定是你意想不到的。”
“哦,姬姐總是有讓人意外之喜。”楚戈笑道。眾人也滿懷期待地看著姬可。
“楚哥兒為楚族大義北上,我們這些老人,也該盡一份力。”說話間,十里鋪楚洪從外面進來,原來楚洪多年在滄水一帶行醫,此次路上正好碰到姬可,便一同前來。剛剛姬可先到議事廳,楚洪先去安頓住宿了。楚洪此行,想將自己多年給族人醫治跌打損傷的手藝,藉此次機會,在戰場實地教授一些兵訓學堂的子弟,一是為了減少戰場上的因傷不治現象,二是為了自己一身偏方尋找傳承。楚洪楚法同輩,眾人紛紛見禮。
“楚哥兒,老夫有一事提醒,”各人落座後,楚洪以他那洪亮的嗓音說道,“時下天熱,藍門關突然增加數千之眾,以老朽多年經驗,人多易生病邪,須及早防備啊。”
“以洪老之見,如何防備?”楚戈也有在《楚歌》末卷中看到這個問題,請教道。
“我看也不用遠處取材,當年先祖剛到中嶺,曾發生瘟疫,傳說用灰石鍛鍊成粉,然後每日灑於潮溼、不通風處,便可防止瘟疫。此法簡單可行,當早日實行。我再著人採摘些草藥,熬製成湯,每日分于軍中,也有預防作用。”楚洪說著,便拿出草藥清單,都是些山中常見的草藥。楚戈看過後,吩咐一同前來的楚稜組織人手去採集,石灰在製作房舍時也存有一些,也能夠快速收集到,自是不提。
“如此看來,返鄉軍武器、後勤算是準備妥當,就是糧草還須等待幾日。”姜啟說道,又看向楚法與楚恩。
“當日派往各部的聯絡人員,還沒有訊息傳回,但我想返鄉軍在武器配備完後,可以備十數日口糧,先行北上,與酋長處取得因公憑證,這樣,到各部取糧也方便。二來,也可以早日啟程。”楚法還是希望返鄉軍能幫助楚酋返回本部,當先建議道。
“秋收還有一個半月時間,待濮人處籌糧情況敲定後再行出發也不遲,也就四五日時間。再說返鄉軍還需要熟悉一下現在的兵器使用。”姬可建議道。姜啟、熊山倒是希望返鄉軍能更早出發,直接北上。但又希望能直搗北庭。
第二日,楚戈、楚林、宗飛、姬可等人商議,將鐵背弓分配給兩百名臂力強勁的青壯,每人均配鐵矛與護甲,又給其中最強壯的一百名青壯配備短刀,組織弓弩兵,作為遠襲的主力。餘下三百餘名士卒,人人配備鐵矛、藤盾,挎短刀,穿護甲,作為近戰主力。自此,每日訓練不掇,只待糧草足備後出發。當時之世,各族征戰雖也會總結一些技擊經驗,由年長者在子弟中進行傳授,然後在戰時將適齡的兵戶青壯集聚後即上戰場。像返鄉軍與嫡衛這般集中訓練多日,還算少見。
楚洪、姜啟、熊山一則為楚戈、姬可此舉覺得新奇,二則為有這樣一支紀律嚴明、士氣高昂的隊伍也是大喜過望。又看到新的鐵矛、鐵弓分配到位後,更覺得此法頗好,只是憂心若加以推廣,糜費過大。楚戈得姬可提示,除了武備訓練之外 ,還將楚族由弱小發展起來的歷程,以及自己在《楚歌》中得到的一些發展思想,融入到士卒日常識字時的訓導中。特別要求隊長一定要學會兵力佈置、弓箭射程等基本計算,用於帶隊時的日常指揮,原本滄水老卒覺得楚戈年少,頗有輕視之意,經過這些時日的訓練廝混,發現這小小少年,不僅體力、技擊不輸於老卒,理解的作戰內容也是他們聞所未聞,更加服帖他的安排。
楚戈又商議著別的事項,楚枳從外面進來,通報說田伊攜糧草返回來,眾人均是喜出望外。近段時間,楚戈、楚林在藍門關負責返鄉軍集訓,姬可也從兵訓學堂出來,楚戈馬上就覺得人手不足,只有安排楚枳一直在白草灘負責日常事務。田伊此次返回路經白草灘,也是楚枳最先知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