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3 章 三寶俱全(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恆坐於蓮花座上,對著下邊的緣靜說道:“善男子,即誠心求法,我便傳你金剛三昧法。”
緣靜的跪在那裡連續的扣首,之後就跪在楊恆的左手,靜靜的聽楊恆講法。
要說在佛教之中也分大乘,小乘。
而現在楊恆要給這緣靜講的便是小乘佛法。
也許大家要問為什麼楊恆不講那大乘佛教,而要講這小乘佛法。
因為楊恆覺得這小乘佛法乃是佛教最原始的教義,而且也是佛教的根本,沒有小乘,何來大乘之說。
而且這小乘佛法,可以讓一個凡人依階而上,成就阿羅漢道果。
如果此人心性堅定成就阿羅漢之後,還可再次向上成為辟支佛,到此小乘究竟。
如果還有向佛之心,心懷慈悲之念,便可成就初地菩薩。
這就是楊恆為這位緣靜所設定的階梯,如果緣靜真的能夠前行修煉,最後成就不可限量。
在小乘之中,楊恆先為這位緣靜,講那《阿含經》。
這《阿含經》被稱為百經之主,也是小乘佛教所有教義的根本。
不過在佛教的經文之中,全部都是一問一答,門下弟子向釋迦摩尼佛提問,而釋迦摩尼佛一一教誨。
而現在楊恆自然是不能慷他人之慨,因此在這《阿含經》中楊恆做了一些修改。
要說是以前的楊恆要想改動佛經,那可真是難為他了,但是現在楊恆得兩位佛教聖人的加持,對於佛經的理解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同時由於聖人的加持,楊恆暫時有了佛陀的理解能力。
因此對於阿含經的改動是信手拈來。
隨著楊恆將這阿含經一點點的展,現在跪在下邊的緣靜面前,那緣靜聽的是如醉如痴。
等到整整一部阿含經講完,楊恆這才停止了妙言,而下邊的緣靜過了好半天,才從那不可思議的震撼之中清醒過來。
要說佛教在這異界也有一些傳承,而且勢力非常的大,但是以前的時候,緣靜對於佛教的傳承根本就不屑一顧。
因為在這異界的佛教好像是受到了什麼磨難,雖然有佛家密法,但是對於其中的傳承以及這裡倫理卻沒有多少介紹。
因此造成的結果就是這異界的佛教,雖然能夠在短時間之內修成神通,但是再往進一步,要想成就人仙地仙這一級卻非常難。
這也是因為在這異界的佛教缺少了根本理論。
而現在緣靜所聽到的楊恆講法,其中的理論思想非常的完備,而且讓修行的人拾級而上,一點一點的接近正果。
如果按照楊恆理論的修行,以緣靜的能力,很快就能修成小乘四果的第一果——須陀洹。
須陀洹,為預流、入流,小乘佛教中的修行位階,為沙門四果中的初果。
在往上按照儀軌修行,便可成就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只要是修成阿羅漢,便算是有了解脫之法,能夠自身了卻煩惱,也算是初步成就了不死之身。
這些果位的境界以及修行的方法,緣靜是聞所未聞,聽所未聽。
等到楊恆將這一部阿含經全部講完。
天色已經放暗,但是在楊恆背光的照耀之下,在他的附近是亮如白晝。
那緣靜從震撼之中清醒過來,再一次叩頭。
“佛祖慈悲,傳我無量甚深法,弟子願永遠服侍在佛陀身旁。”
楊恆笑了笑,然後說道:“如今佛法僧,三寶俱全,教義殊勝,汝當潛心修行,成就阿羅漢果,之後,依階而上成就菩薩果位,與大地之上傳佛法殊勝。”
楊恆的意思是讓這位緣靜不要跟在自己的身旁,而是要在這異界廣傳的佛法,為佛法在異界的傳播貢獻力量。
接下來楊恆又為緣靜講佛教果位,將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陀,四種佛教的解脫果位,一一為其講解。
緣靜聽完之後好像是明白了什麼,他臉上帶著微笑站起身來,像楊恆深深的施了一禮。
之後緣靜運轉法力在頭上一抹,那烏黑的髮髻便消失不見,成了一個光頭。
而楊恆坐在蓮花臺上,看著緣靜的動作暗暗的點了點頭,這緣靜看來真的和佛門有緣,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那緣靜做完這一切之後,再次跪倒以頭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