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錦衣夜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過去的李若愚和村子裡幾個同齡人並不交好,李若愚書讀的不錯,在村子裡長輩那裡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經常沒做好事情就會被家長拿去和李若愚做比較。
李若愚其實沒太在意,自己住縣裡的學校,整天讀書,假期在老家砍完柴回家的路上也邊走邊讀,不但讀,還大聲朗誦出來,這樣每次路過村子裡,長輩都覺得李若愚用功讀書,借給李若愚家裡的錢沒有白花。
那些長輩是滿意了,可是那幾個同齡人就讓他別讀了,他卻不聽,就是要讀。在當時李若愚的觀念裡面,只有這樣,才能讓村裡其他人幫助自己家裡,緩解父母的壓力。 終於有一天幾個同齡人沒上高中,16歲就去打工了,在李若愚高三的時候就在炫耀打工賺到的錢。鬧到了好幾個親戚催李若愚家裡還錢的地步,那些同齡人說
“我十六歲就出門打工了,現在已經四千多一個月了,你大學畢業得22歲了吧,還完了錢也不一定過的比我們好。“
”他這個人就是要在外面摸爬滾打還債的命,還要談什麼富貴!“
話說的很重,當時李若愚的奶奶也是真的怕沒錢供李若愚上大學了。一把年紀了還是照樣每天一個人挑著菜去縣城裡面賣,索性那些人給個李若愚錢這麼多年了,眼看就要上大學了,考慮的之前的沉沒成本還是繼續借了錢給他。
高中畢業後李若愚去找這幾個同齡人介紹自己打暑假工,那幾個人在工廠裡面看見了他,還是一副窮酸的模樣,又想了想自己受過的氣,便在流水線對李若愚大聲訓斥
”你啊,什麼時候能讓人省心?在家裡借錢讀書,來了廠裡又消極怠工。“李大是這些人裡面唱黑臉的,說的話比較重;
“李大,看他這麼頑冥不化的,我們還是多幫幫他。”李二無可奈何道。但是以後還是對李若愚並沒有多加照顧,時不時地把自己的活讓李若愚一起做了。
清晨,李若愚伴隨著家裡的雞叫起床,手裡已經兩萬多塊錢了,在餐桌上父親拿出了只有來貴客才捨得拿出來的芙蓉王,李若愚是不抽菸的,但是在老一輩眼睛裡,出了社會的男人就是會這些東西,這也是昨天李若愚會來後有長輩給李若愚遞煙的原因。
李若愚接過了父親遞的煙,也接過了家裡的擔子。
“我們家欠了多少錢?”李若愚叼著那根芙蓉王,用手擋住風防止點不著煙。
“三萬多塊,不用急著還的,爸爸知道你現在還的起....”李若愚做出掏卡的動作被父親用手攔下了。
“爸,先還了,奶奶去醫院也要花不少錢。我留下幾千塊就夠了,發工資的是我好朋友不會拖的。”
這麼過了幾個小時,到了午飯前,幾家人在給豬肉放血,早上還在跑的雞已經下鍋頓了,蔬菜半個小時前還在地裡。
“文昊啊(李若愚父親),今天村裡慶祝若愚上了大學後第一次回來村裡,在祠堂吃飯,等等你家直接過來就好。”
平時在祠堂吃飯,李若愚一家都是去後廚幫忙的。
“若愚啊,村裡的環境比不得燕京,你不要嫌村裡的飯不衛生。”
“大姑你說笑了,我平時也沒少去後廚,飯菜都是看著做的,衛生不衛生我能不知道嗎。”
“若愚你不嫌棄你就好,李大李二的事情你不要在意,他們不懂事,不像你讀了這麼多書。”
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自己只不過是去燕京上學,碰到了幾個有想法的室友,和他們交流自己感受到了很多自己以前看不到的東西。自己不過是運氣比較好,碰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或許自己以後也能過的很好,但是提前好幾年解決了生活問題還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