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萬眾矚目下,帝王主動銜鉤,顧……顧愛卿,別侮辱我!(第4/5頁)
章節報錯
他說著戛然而止。
一氣之下,差點說出別再賣弄帝王術。
無非是拿來制衡,可有沒有想過天下輿情?
女帝憑欄而立,不緊不慢道:
“他們雖在北莽疆土落地生根,卻得不到王庭的信任,這幾十年來,也從未危害過中原大地,既然誠心向善,朕很仁慈,希望他們能為十九州做出貢獻。”
好!
聞人這個老狐狸都著急了,那證明什麼?
制衡術是對的!
陰差陽錯間,叛國者竟然幫助了皇權利益!
難道說,他內心是願意效忠朕,只是抹不開面子嗎?
越想越欣喜。
如果沒有顧平安,她幾乎遺忘了一股大勢力,就算想起,也迫於輿論不敢拉攏。
如今,她可以名正言順地宣稱——
朕為了避免戰爭,解涼州萬民於戰亂之苦,不得已妥協。
暖閣裡。
太后眸光閃爍,她不得不承認,制衡術有利於皇權。
要知道北遷氏族和中原門閥絕對沒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可能,那是斬斷傳承、屍骨累累,連族內嬰兒都活活掐死的血海深仇。
雙方鬥得越狠,皇權樂見其成,甚至要推波助瀾。
“婉兒,你怎麼看?”太后急聲問。
“陛下銜鉤了。”軒轅婉兒一臉凝重。
“誰的鉤?”
“顧平安。”軒轅婉兒來回踱步,腳步也漸漸急促。
陛下能想到這一環,顧平安怎麼可能忽視?
她隱隱能猜到顧平安下一步是什麼。
真正的請君入甕!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棋盤已毀,扼腕嘆息的時候,一位經常被無視卻又份量十足的大人物開口了。
“陛下,祖訓不可違!”
聲音蒼老渾厚。
循聲而望,人群走出一位金蟒長袍,頭戴王冠的老人。
鎮南王!
先帝的兄長,女皇的皇伯。
他當然不會缺席桂花宴,只是他向來沉默寡言,不結黨不成群,克己守禮,不給朝堂留下任何把柄。
但此刻,鎮南王站了出來,他恭敬施禮,朗聲道:
“吾父文景皇帝立誓,中原疆土沒有北遷氏族立足之地,先朝政策,悉有成規,惟慎奉行,罔敢失墜。”
文景皇帝當今聖上皇祖父的諡號,也是鎮南王的親身父親,他太資格當眾念出祖訓了,而且絲毫不僭越不出格,作為兒子,謹遵父親遺願,誰敢說他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