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就一個字,他叫祭。

王庭金帳的謀士,一言一行都代表北莽冕下的意志。

足足走了兩刻鐘,祭自嘲一笑:

“老夫作為使者而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諸位莫要傷到老夫。”

毫無謀士風範,何況一副駝背瘦小的樣子,但他是誰不甚重要,他想說什麼至關重要。

“無妨。”

女帝憑欄眺望,玉頰漸漸冰冷。

正當她以為北莽謀士將要拜見的時候,祭竟然走向了西蜀位置,準確來說,他先走向了國師賈似真。

賈似真隱晦地看了一眼顧平安,西蜀確實不想摻和,沒想到很可能被拖下水。

老頭沉吟稍許,一口氣說完:

“立刻告訴蜀帝和張相,北莽願意解決肅清十萬大山自西蜀邊境方圓一千里的南蠻子以及陣法陷阱。”

“條件很簡單,讓張相出兵,八萬鐵浮屠北上涼州梧桐山!”

“很公道,西蜀不會吃半點虧。”

轟隆隆!

宛若天翻地覆,無數人瞠目結舌,思索過後漸漸汗毛倒豎。

這就是北遷氏族的籌碼!

他們付出巨大代價給北莽,讓北莽幫助西蜀,蓋因北莽和西蜀隔著整個大乾,從未有過國仇家恨,北莽願意出手解決,無論是談判還是直接派遣一批大能巨擘,總之會肅清方圓一千里。

對於北莽而言,這時候根本不是出兵南下的時機,金帳也沒有準備軍事部署,所以他們不可能輕易出動鐵騎進攻涼州。

對於西蜀而言,最大的敵人就是南蠻子,蜀帝病危,他不僅希望邊境百姓安居樂業,更盼望著在執政生涯最後留下華麗的結尾。

對於張太嶽來說,為何不直接出動八萬鐵浮屠前往十萬大山?因為牽扯到國仇家恨,戰端一起,將卒勢必會殺紅眼,精銳受損幾乎是板上釘釘,而出兵北上涼州,張太嶽可以選擇邊看邊打,保留力量見機行事。

這完全符合西蜀的利益!

根本想不到西蜀會拒絕的理由,關鍵是不需要傾盡全力,而且出了蜀地以後直奔涼州的地勢都是向下,以平原為主,最適合重騎兵馳騁,進退自如。

而北遷氏族一定付出了巨大代價滿足了北莽的胃口,北莽吃飽喝足才會騰出手參與。

那梧桐山,北遷氏族勢在必得!

若如此,各取所需!

一雙無形的手,將看似不相干的棋子,慢慢連成一張網!

幾乎是瞬間,平原一道道視線死死盯住那個男人。

布棋之人。

細思極恐,也許現在發生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顧平安面容古井無波,他心中卻在想朝歌城宰相臺的老人。

他確實敬佩張太嶽,蜀地山脈連綿,張相卻能用三十年養出二十多萬重甲騎兵鐵浮屠,而且戶部財政開支始終能維持平衡,腳踏實地一步步做出豐功偉績永遠值得青史歌頌。

“叛國者!”

女帝怔怔望著前方,眸光漸漸空洞,她永遠也想不到,她拋棄的垃圾竟然試圖開啟一場戰爭!

為什麼敢這樣對朕?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