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平安默默走開。

收拾亂糟糟的心情,他去了專門置放修行知識的書架,將《修行五境簡述》、《氣血之煉髒鍛骨》,《天地元氣感應篇》這三本丟進書簍。

而後踱步到靜室,找個臨窗位置,慢慢翻閱。

之前他的視力不是很好,需要費力趴在邊緣前探身子才能看清。

自打在蜀山道觀咀嚼吞服了古參,目力極佳,連遠處樹杈蟲卵孵化都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他更想探究修行世界,去挖掘自身的奧妙。

兩刻鐘後,顧平安認真看完了《修行五境簡述》。

統一分為後天兩境、先天三境。

氣血境,金剛境,是為後天。

感應到天地元氣化作己用則是先天,劃分指玄境,蛻凡境,山海境三境。

至於更高的存在,已然超脫了春秋以來固有的修行體系,絕巔人物都在領悟追求本我大道。

“問道隔山海,山海不可平,一指斷江、飛天遁地的大能也難敵萬個精銳甲士。”

顧平安頗為感慨。

三年前中原跟蠻夷的國運之戰,折損了十個山海境巨擘。

一萬個氣血武夫憑血肉之軀硬生生熬死神明,真正詮釋了弱小蚍蜉聯合起來有撼動蒼天大樹之威。

……

一個角落,一盞茶,一坐就是一天,顧平安卻津津有味。

案几上擺放著各式劍譜,掌法,拳法等等武學典籍,包括佛功道經,甚至連《五毒詭招》這種偏門都有,總之涉獵駁雜。

貪多嚼不爛?

對他而言,沒有這樣的道理。

集眾家之所長,推演領悟屬於自己的武學!

無論多麼絕頂的功法秘笈,所謂的門閥傳承道統,世人搶破腦袋的蓋世神功——

不會憑空產生,終歸是由人創造。

為什麼我不可以?

自己創造的武學,永遠是最契合自己。

正思量間。

一個體態豐腴的襴衫婦人踱步近前,敲了一下案几,輕聲說道:

“外面有人找。”

“好。”顧平安頷首見禮。

藏書樓外天色昏暗,司琴掀開車幔招手,手裡還拎一個飯盒。

“顧公子,我就猜到你今晚不回府,我親手做的。”司琴笑著將飯盒遞給他,隨後也不逗留。

顧平安目送馬車離開,返回藏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