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生日的一天
章節報錯
王傳玉偏著腦袋,看著老師在上面畫畫寫寫,本來就是學渣的他,外加自己腦海裡飛速閃過的畫面,他根本聽不去課。
“下課。”老師喝了口水,說道,不間斷的講了四十分鐘的數學課,她也著實要休息一下。
“哦!”同學們開心的站了起來,向著四處走動。
有人笑著說著昨天在宿舍,悄悄用手機看比賽,哪個隊贏了,哪個隊輸了,也有女生在一塊說著在操場上看到哪個同學,賊好看,有的一溜煙便是跑出了教室,去尋找自己的念想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去了。
總之,這可比上課那種死氣沉沉的樣子好多了。
王傳玉回頭看了看熱鬧的場景,從自己一邊掛著的袋子裡拿出這頭,一倒頭,便是準備呼呼大睡,他總有這個習慣,不喜歡下課走動,除非必要的上廁所打水什麼的,他一般都會睡覺。
“歪,今天你生日你不知道嗎?”周楚軻的聲音在他閉眼後,忽然從身後傳來,他無奈睜眼,看了看周楚軻。
此時的他已經是黑色眼瞳,為了避免麻煩,他的爺爺,專門教了他一種氣法,用來改變一些地方。
“嘖,今天幾號?”王傳玉撇撇嘴,不耐煩的問了一句,“十一月十六啊老哥。”周楚軻說著,一把手便是想要把王傳玉拽起來,“幹嘛幹嘛?”王傳玉一甩手,掙脫了抓取,有些無語的看著周楚軻。
“誒,咱們出去聊聊?”周楚軻說著,已經率先走了出去,微風輕拂,這已經是難得,在郊區,一般都是狂風呼呼的往臉上刮。
“喏。”周楚軻說著,便是遞上一卷摺好的宣紙。
“啥玩意?”王傳玉皺著眉,一臉疑問的看著遞到手中的宣紙,“情書?嘖嘖,你要我幫你參考一下?”王傳玉賤兮兮的說著,已經是開啟了這摺疊好的東西。
入眼便是一堆成語。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事如意,碎碎平安,身日快樂。”王傳玉看後,抬頭問道,“送我的?”他問著,已經是再一次把宣紙摺疊好,“不然呢?”“為什麼我感覺這個詞有點熟悉。”王傳玉問著,已經是把宣紙握在手中了。
“因為是某位上次欠作業時候,上去表演,沒辦法,報了個祝詞,我零零散散記下來,也就給你寫上了。”他說著,把手伸進外套口袋裡,拿出了一袋棒棒糖,而後便是開啟叼在嘴裡。
“嘿,把你牛的。”王傳玉看後,便是笑著想伸手把棒棒糖給他擺好來,免得某些人那種欠揍的表情,讓他想要揍他他一頓。
“你看來是接了算字傳承?”周楚軻往後一躲,沒讓王傳玉碰到,“你怎麼知道啊?”王傳玉驚訝問道,“就你剛剛那個體術水準,我大體也猜的到。”周楚軻說著,向班上走去,“況且,體術這種東西,要從小練,才可以到達二階水準。”他說著,突然懸臂,一個肘擊擊出,王傳玉一瞬間沒反應過來,便是結結實實的捱了一拳。
“我擦,你不說一聲。”王傳玉捂著胸口,痛苦的問著。
“我這不是試試傳說中的算字一絕如何嘛。”周楚軻說道,若無其事的走到王傳玉身邊,把他扶起來,“我靠,我靠,你當我是小說主角啊,一修煉起來,就立馬出效果啊。”他說著,已經是一臉怒容,這一肘擊結結實實,讓他要緩好久,“至少要到了有自己的‘座’的時候才能料事如神啊。”王傳玉說著,而周楚軻便是聽出一些東西,“你說‘座’是什麼東西?”周楚軻眼光犀利,看著王傳玉,“座?那是什麼?”王傳玉問道,“你自己說的。”他說著,眼中也是疑問,“你說的,我等會去問問爺爺吧。”他說著,也沒太注意,就徑直走向班上了。
“算字的知識?”其實周楚軻內心早有答案。
“噗,這傢伙,送個甜棗,來一棒子。”王傳玉無語搖頭,卻也思考起來,“我為什麼會說座這個詞?”他想著,腦海裡灰色的聲音傳來,“這是天地中算字訣的知識在與你相容。”灰色說著,而王傳玉腦海裡已經出現一名男子。
男子灰髮灰眸,披著一件寬大的長袍,掩蓋了身體的所有,只留下一個腦袋,看得清楚,“多虧你對土之氣的修煉,才讓我剛剛有了形體。”男子便是灰色,他抬起手,向王傳玉招了招,“看來你對算字訣的契合度很高,天地修煉者的知識與你形容很高,而剛剛便是一個很龐大的知識碎片想要融入你的靈識。”他說著,而王傳玉便是問道“什麼是知識啊?”灰色嘆口氣,“你啊,就不能問你師傅嗎?”灰色吐槽到,接下來便是解釋了。
“所謂知識便是天地之間,有無數的修行者,而修行者死後,會有一定的“知識”殘留在世間,而一個人是否與這個修行法門是否相合,對“知識”的敏感度,也是其中之一,不過有一部分的法門,已經可以將散落天地的自身“知識”收集,防止一些不利於自己的情況發生。”灰色一口氣說了很多,資訊也頗為密集,王傳玉聽後,點點頭,“就是別人的遺產,我來繼承嘛。”王傳玉內心想著,不知不覺,已經上課鈴已經被敲響。
“越是強大的人,他所留下的知識也越強大。”灰色說著,“你師父估計也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因為所謂的知識融合,應該是在你的算字訣初窺門徑的時候。”他說著,腦海內的身影緩緩散去,“你不要主動與那些知識貼合,雖然這會讓你突飛猛進,但是後患無窮,我也不記得為什麼了,你這要問你師傅去了。”他說著,聲音到這戛然而止。。
“呼。”王傳玉長嘆氣,卻發現板凳邊上多了一個東西,一個塑膠袋,他提起來,翻動裡面的東西,一本書,一封信,和一包零食。
在他還在思索會是誰送這種東西的時候,他已經開啟了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