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桂英他們五大一小到山區的第一天,陳志超的外甥突然就好了堪稱醫學奇蹟。

把他推倒的那家最後象徵性的賠了兩千塊錢。

孩子他小叔經過這件事後,發覺自己太窮了,連個架都打不起。

跟家裡打個招呼說自己出去闖,人就不見了,也不知道是去了哪裡,把他老爸老媽急的團團轉。

劉桂英他們到的這個小學叫做超英希望小學,就是貿易公司每年一半的利潤捐贈的眾多小學之一。

似乎她還是這裡的名譽校長,他們來的那天,學校的老師學生都拉橫幅歡迎他們。

橫幅是自制的紅色粗紙,城市早就絕跡的那種。

這裡很窮,很原始,孩子們很髒,也許今天穿了最好的衣服,但仍舊是髒髒的。

劉桂英鼻子一酸,她早該來了。

陳志超心裡也難過,他的教師夢,是不是錯了,教師不是在重點中學指望著桃李滿天下。

而是到最底層,最需要老師的地方。

劉桂傑相反很高興,他喜歡這裡,這裡讓他感覺很舒服。他甚至想一輩子在這裡。

在二姐家工作了一年半,攢了兩萬多塊錢,他都想拿出來給這些孩子們買好吃的。

這裡的條件很艱苦,但充滿了歡樂,和孩子們一起種菜,一起生火做飯,晚上孩子們都睡在教室,只有週末才回家。

孩子們回家一趟要走很遠的山路,還要爬很高的山。

孩子的父母大都是文盲,沒有辦法教自己的孩子識字,學文化。

劉桂英他們在這裡沒幾天,君靈兒和小師叔就來了。

孩子們顯然很高興,似乎和他們認識。

心裡的老師說他們每個月都會來一次,帶很多食物和水果過來。

劉桂英更加覺得君靈兒不是常人,每個學校他們都會去,一共有多少學校?三百多所。分佈在五個省。

一個月能把所有學校去一遍?這。。。太不可思議了。

君靈兒沒幾分鐘就離開了,很顯然是去了下一個學校。

平均一天要去十來個學校送物資,一個學校十分鐘,不算路上時間就要兩個小時。

不算路上時間?難道,他們是神仙。

不管是什麼,他們一直在做好事,不僅自己做好事還勸導她做好事。

劉桂英檢視了君靈兒送的物質,和賣給她廠裡的一模一樣。

這麼多物資,穩定的優質貨源,她從哪裡找到這麼多。

太神秘,劉桂英忍不住去猜測。

9413在她意識海回答,別擔心,都是合法的,是她自己家種的。

她自己家?那她家得有多大,不會是一個島吧。

漸漸的,劉桂英從這裡的老師口中知道君靈兒不僅每個月送食物來,還給附近村民送藥。

教大家種植經濟作物,培育草藥,君小姐負責回收種出來的產品,最近一年很多人家都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