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鋼琴,得到了一次出國參賽的機會。

這麼小的孩子出國,必須有媽媽陪伴,一來二去的,這個月就錯過了懷她妹妹的時機。

第二個月的時候,小師叔親自出馬,帶於夢甜的爸爸去北方談一筆大買賣,一來二去,又錯過了懷她妹妹的時機。

第三個月,於夢甜參加奧數比賽,媽媽全程陪同。

第四個月,於爸於媽如願以償懷了二胎,不過這次是個兒子。也算讓他們求仁得仁。

於夢甜成績優異,申請跳級,考核透過,下學期直接讀四年級。

她和駱天琦還差四屆,就算讀同一個大學是一個畢業一個剛進校。

要不讓駱天琦留兩級?

可偏偏他成績那麼好,不跳級就算了,還留級?

只能讓於夢甜加油跳級了。特區中小學管的很嚴格,最多跳一次。

除非,讀特殊班,十四歲就能考大學的那種。

君靈兒有意無意向房東太太透露少年天才班的事,於媽一點都不動心。

女兒隨隨便便讀個大學就行了,進入那些班,壓力太大,時間久了,孩子會禿頭的。

小師叔颳了刮她的鼻子,小笨蛋,為什麼要同學?

當鄰居不是更好嗎?感情從小培養。

當然更好啊,駱天琦父母高階職稱,住單位分的大房子。

於家是做生意的,在市區中心買的商品房。怎麼能當鄰居呢?

這還不簡單,駱家父母剛拿了一大筆安家費,買這裡的商品房綽綽有餘。

當晚,於爸做了一個夢,以後房價會漲的離譜,錢不值錢。

於媽做了個夢,市區的某小區商品房,戶型好,升值快,百倍利潤不是夢。

兩口子第二天不約而同的討論起安家費的問題,他們本來是想用這筆錢給兒子,以後出國深造。

兒子才13歲,離出國還遠,這筆錢如果用來投資房產應該是可以穩定升值的,看看隔壁港城的房價都漲成什麼樣了。

不說追上港城房價,至少穩定升值,比存銀行拿利息划算。

買了房子還能租出去,每個月收租金,過幾年兒子出國讀書,再把房子賣了,就可以給兒子一大筆錢。

如果到時候家裡的錢夠供兒子出國讀書,那房子就留著,給兒子以後結婚用。

兩口子星期天就到了市中心這個小區,再三挑選,決定買了於家樓下的那一套。

非常巧,遇到回家做飯的君靈兒夫婦,聽口音竟然是老鄉,都是外地到特區來發展的,在外介面格外親切。

君靈兒邀請駱家和於家一起去附近飯館吃老家菜。

這便是於夢甜和駱天琦第一次見面,兩個都是成績非常優異的孩子。雙方父母都喜歡成績好的孩子。以後又是鄰居又是老鄉,在外地沒什麼親戚朋友,再說遠親還不如近鄰居。

於是三家人約好,時不時出來聚餐,與此同時,駱天琦和於夢甜,哥哥和妹妹的關係也正是確立。

寒假的時候,劉桂英帶著老公兒子住到了君靈兒家,也加入了他們的老鄉聚會。

一聽駱家父母也是老師,因為有職稱,不光在學校分了一大套房子,用安家費買了這個小區的房還有餘。

陳志超不淡定了,他接受不了特區的物價,什麼都貴,全是進口產品,幾次都懷疑,標價的小數點打錯了一位。